【新闻背景】从10日17时发现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到11日11时切断污染水来源,长达18个小时。为什么在长达18个小时的时间里,水厂迟迟没有关停苯含量超标的自来水?“我们(威立雅集团)没有停水的权力……只能向主管部门汇报,由市政府决定。”面对记者的质疑,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宣传部部长田华强再三解释。(相关进展见今日本报B02版)
这几天,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兰州水污染事件迟滞18个小时?问得很铿锵,其实也问得很无力。公共事件上的拖延遮蔽、虚与委蛇,实在屡见不鲜。
石油污染也好,自流沟老化也罢,不带成见地说,都还归得上“小概率事件”,背后有安全责任,不妨静待“下回分解”。眼下最核心的追问,不在这些看得见的细节,而恰恰在于水厂的抱怨——“我们没有停水的权力”。水厂给出了一个大而无当的说辞,叫做“停水涉及全市生产生活”。这话听起来吓人,实则不堪一驳。一来,水电煤气,柴米油盐,乃至公共基础设施,哪个不是涉及城市生产生活?如果因为“涉及”就再也停不下来,那么,明知危桥也得让人冒死去走、明知爆炸风险也要让人放马来过?二来,自来水的阀门在水厂手里,明知风险已经发生,不紧急拧上阀门而是放任污染水源流进千家万户的管网,这是什么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什么民生观与利益观?
水厂竟然号称无权关上自己手里的阀门,也是大实话,而且再次印证了一个荒谬而真实的明规则:地方相关“主管部门”,不仅主管着权力职能,而且垄断着公共事件的一众真相。
水坏了,不管民生问题,非得看上级脸色行事,这是比苯污染更可怕的事。这是一个令人无语的逻辑:明知严重污染,却非要等待分析出真相才关阀门;有了确凿真相,非得相关部门授意才下决心。
水厂为什么没有紧急停水的权力?这是比苯污染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公权力可以假借民生之名而垄断一切信息与真相,甚至剥夺了市场主体“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本能,那么,民生安危,又怎会跑得过涂脂抹粉的卸责冲动呢?事发后,总有人讪讪而言“黄金N小时”,又或者强调知情与应急,但如果地方权力集中到突发事件非得领导授意才能处置,人命究竟是关天,还是只关乎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