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豫西诸县刀客滋扰,匪焰甚炽。其杆子之多、类型之杂、为祸之广,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层面,再现豫西匪患即可真实再现豫西大动乱、大饥荒、大灾难。
汝阳旧称伊阳,地处伏牛山区,民国时期常遭本县及嵩县、鲁山、临汝刀客滋扰。1928年,该县民团统领王伯明(名建昭)写《剿匪笔记》计万余字(次年即战死),述其20年剿匪经历,毛笔书写,文无标点,虽属第一手资料,然为半文言,文不通俗,辞有夸饰,需要辨析。
王伯明带领民团剿匪追至山顶,看见一个寺庙,王伯明盘问老和尚
(李玉明 插图)
1 民团剿匪的背后有镇嵩军的身影
笔记:十一月初五,余奉宝统领命赴两河口、车村一带搜剿余匪,历小豆沟、老漫场、老和铺、莲花瓣山等处,获匪张书臣、张老七等十余人,送嵩伏法。二十七日,余巡行嵩境(嵩县境内)之枣园一带,突遇匪高鹏举等四十人。高素彪悍,尝以众五百人,横肆杀掠者,余亦不敢轻敌,严阵相对,激战历四时,高中弹死,并死其党阎捞等六人。
辨析:上文中的“宝统领”指宝德全,时率500名正规军驻扎嵩县剿匪。在正规军的协助下,地方民团有了底气,王伯明(下文简称王)胆气愈壮,仅十一月初五这一天就转战四个地方,捕获十余名土匪,全部押至嵩县杀掉。此时,王的民团除了维护伊阳治安,还到嵩县境内巡逻,活动范围较大。
笔记:二年(民国二年即1913年)五月间,申心宽、赵春秋等恒以(常以)匪众百余在龙门一带。刘协统雪亚(刘镇华,镇嵩军统领)以大军统剿,因南窜入境时,方麦秋,农人不安于野,十二日,余率众进剿,王廷栋(王的助手,骁勇善战)亦由疙塔河来会至玉马地之绿竹坪,天亦傍晚,闻匪尚在岘巅、二道宫,因择地住宿时,土人皆避匪逃去,觅食不可得,乃取场圃中,穗麦煮食之。
辨析:上文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刘镇华,字雪亚,巩县(今巩义)人,曾任陕西督军兼省长、安徽省主席等职。他早年反清,后变色为军阀,曾率10万镇嵩军围困西安8个月,饿死城内军民数万人。民国二年五月刘派大军在豫西剿匪,盘踞在龙门一带的申心宽、赵春秋等匪帮被迫南逃,来到伊阳境内。王闻讯后,立即与王廷栋在绿竹坪汇合,准备截杀土匪,无奈天色已晚,遂就地夜宿。时值初夏,小麦结穗,王让队员煮麦穗就食,此段描述民团剿匪辛苦,同时印证了镇嵩军曾在豫西剿匪。
笔记:凌晨分两路进,王廷栋走皂君庙,余率赵元合、朱永正等出车前沟,直至山巅,惟见兰若(佛教名词,原意是森林,此处指寺庙)空空,绝无匪踪。俄(一会儿),有老衲肃客(迎客)出,问之,其词殊(特别)闪烁,适前哨缚一谍者至,穷诘得匪所在,因使前导至悬崖处,俯视山村间,遍立皆匪。挥扇祛暑,若狂蝶舞,见余众至,争先迎击,自八时接触,直至午未之交,互有胜负,时仅康桂林(民团队员)等三四人在余所,匪以十数人猛攻,且呼余名。詈不绝口,近数武(武,半步)矣!
辨析:此段文字紧张精彩:凌晨进军,兵分两路。攀上山顶,不见匪踪,只看见一寺庙寂静矗立。一会儿,一位老僧出来迎接,王问老僧是否看到土匪?老僧顾左右而言他,神态不安,似有隐瞒。这时,侦察兵恰好逮住一个土匪,追问后才知匪之所在。原来,在不远的悬崖下,就有一个山村,村内全是土匪,土匪恣意走动,挥着扇子,状如蝶舞。土匪发现民团逼近,并不逃亡,拼命抵抗,而且提着王的名字叫骂——这说明土匪恨王伯明,也说明王剿匪很坚决。
笔记:康桂林持枪忽中弹,中折为二,飞火扑面,遍是血星,余挥康使去,而匪攻益力,余连续射击,匪一人落崖死,余(余匪)不前矣!此处退,余匪皆退,余(王伯明)挥众并力穷追二十余里,至风字山, 匪登高掳守。时余众皆惫甚然(非常疲惫),山为匪据,走且无路,更奋臂一呼!众皆鼓勇,上攻王廷栋,以数人绕山后,猱登(像猴登山。猱 náo,此指猴子)山腰,鸣枪且树帜(打出旗帜)焉。匪惊为神,不敢战,纷纷奔退。余众毕登(全部登上山),则日薄西山矣!收众(收队)点验(查人数),知谢成娃、梁老虎、李光三人皆战死。匪之死者数十人。晚宿刘店,而匪即于是夜(当夜)渡汝流东窜。
辨析:此段首句交代不清,容易使人误读。初读,还以为康桂林忽然中弹,身躯折为两段呢!再读,才发现是康桂林所持步枪十分老旧,经不住打,中弹之后,枪杆断为两截,飞溅的火星弄得康满脸是血。王见状“挥康使去”,令康离开战场——此段描述民团队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常常出其不意,使土匪以为是天兵降临,不敢对战。
2 《剿匪笔记》记载的奇闻在正史中难以看到
笔记:申心宽等既败去,益愤,复于十月十五日,扰我南区之米坪、蒋杨沟。闻报,余以数十人御于孤石沟、杨树沟一带,匪知余至,退去,余尾尘追击至朝阳庵、猴崖寨,酣战移时,杀匪八九人,负伤奔逃者亦数人。队勇张本智、王成娃、刘桂林、刘天福、王成、周谦等六人,皆受伤死,朱占魁亦弹伤胸腹间甚重,未几,复有弹掠余顶过,几伤脑,乃引众退至三屯。皓月已升屋顶,以药敷创,是夕颇苦痛,寝不能寐。
十三日更负痛,至岘山寻战,然不得匪耗。
十四日追匪至汝(汝州)鲁(鲁山)交界处之芦沟,闻匪有北窜消息。
辨析:上文记述时间有误, 若照应上下文分析:“复于十月十五日”,应为“复于十月十三日”,因下文有“十三日更负痛”“十四日追匪”这样的句子,时光不能倒流,他怎能“十五日负伤”,十三日就感到疼痛呢?
笔记:十五日北至前凹,闻匪去此不远并力追击之,战移时匪又北去。天晚止宿,村人为余下榻,一乡塾间,塾中课艺,犹是八股、律赋。科举废后此等声调,文人久已不弹,今得见此,亦大稀奇,忆余二十年前,曾执此业,某日诗题为竹里煎茶,余作有“露惊云外鹤,香绕鬓边鸭”之句。大师奖之,回首当年历历在目,日月几何,沧桑屡变,问身问世,百感俱集。十六日更追奔逐北至圣王寨,复大败之,而匪绝踪矣。
辨析:此段首句又出现“十五日北至前凹”,这说明此段所说之事,才真正发生于“十月十五日”。查史料得知:民国二年五月至十月这段时间,伊阳土匪活动较少,是难得的安定时期,盖因镇嵩军大规模剿匪所致。就拿匪首申心宽来说,他本是洛阳龙门人,常年在龙门一带活动,之所以五月间犯境伊阳,是因为被镇嵩军消灭了400人,只好南窜。这次再犯伊阳,原因不是失败后“益愤”,更不是来报复的,而是又被镇嵩军追剿,只好再次犯境伊阳,向南阳转移。需要说明的是,申心宽即使战败,这时仍有1600多名土匪,王的民团根本不是申的对手。
正因为是路过,而不是来报复,申心宽才不想与民团纠缠,才会有“战移时匪又北去”这样的结果,才使王伯明能够从容下榻于“一乡塾间”,看到了“塾中课艺,犹是八股、律赋”这等奇事。
《剿匪笔记》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作者不仅能武能文,而且是个有心人,他在深山老林中剿匪时,凡遇奇闻逸事,都如实记录下来。试想:民国二年即1913年,其时废除科举已经8年,新式学校已遍布,但伏牛山深处竟还有一家私塾,所授课程仍是八股文,仍是律赋!如今想来,真如天方夜谭一般!《剿匪笔记》中记载的一些奇闻,在正史中是难以看到的。
(说明:原文无注释,括号中的注释皆为记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