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8版:财富·收藏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风情万种老银器 花蕊吐芳娇牡丹
民国闻人王广庆(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4 年 4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谈古说今
民国闻人王广庆(六)
□赵跟喜
赵跟喜
    王广庆“学贯中西,望重士林”,不仅在金石、文字、声韵和书法方面颇有造诣,其教育思想及风范,在履职河南大学校长期间,也有充分体现。

    1930年,中州大学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设文、理、法、农、医五个学院,该校是当时国内学术实力雄厚的大学之一。

    抗战初期,河南省会开封沦陷,河南大学迁至镇平,是时中原板荡,血腥遍野,师生颠沛流离,栖身无所,困厄万状。王广庆临危受命,接任校长。当时日寇气焰正嚣,沦陷区大学纷纷迁往西南,河大亦准备迁移四川,遭到河南学界和地方人士反对。王广庆亦力主到豫西山区办学,并历尽艰辛,累月跋涉于伏牛山中,最终选择了洛阳南边之嵩县潭头镇(今属栾川)。潭头位于伏牛山腹地,重峦叠嶂,有六七个村落环绕在镇子周围,民风淳朴、交通闭塞,犹如世外桃源。

    1939年5月,河南大学迁至潭头。事先,经王广庆全力筹划,请求教育部改省立河南大学为国立,争取到一批经费及沦陷区学生贷金。安置之时,王广庆废寝忘食,继日奔走,事事必亲为,师生感佩其精神,常为之落泪。由于村落散处,房舍狭小,全校师生1100余人,各学院只能分别安置。学校总办设于潭头寨内关帝庙,图书馆设寨北上神庙,庙侧建四合院式草房数排为校舍,文、理、农三学院多设于附近之村落。学生白天上课多集中在上神庙,晚上则于关帝庙前戏台举办晚会,师生与山民同乐,分别上演京剧、豫剧、大鼓、相声、杂技。王经常上台讲演,勉励学生努力治学,将来报效国家民众。

    王广庆从1938年9月就职到1944年6月卸职,历时5年有余,在潭头办学期间,肩负中原文化继往开来之重任,体微践行,不遗余力,始终以“朴诚勤俭”之精神与师生相勖勉,河大师生皆能饮恨国难,励志学术。王在河大积极开创学术自由之风,并且注重行政与教学互相调适,熔铸中西文化,延揽饱学狂狷之士讲学,充实学术研究根基等等。潭头临近战区,山高路险,聘请学者甚为困难,经由王广庆努力,河大竟然“济济多士,川流不息,前来讲学”。流风所及,学生竞相组织学术论坛,敦志励学。由于王广庆殚精竭虑,操办有方,使河大偏安一隅,学风熏染,遂有“战时天堂”之称。

    王在潭头期间,还抽暇整理《河洛方言诠诂》手稿,当时战局紧张,一日数惊,王随手于方言词条中夹记时事,如1944年4月27日记:“时倭寇逾河犯郑。”又如年5月某日记:“中原战役汤恩伯部不战而退。敌由嵩县长驱直入。十五日河南大学同人,与中央机关避难人员同时逃出。余书籍稿件未及携带。此稿由侄辈捡得之,溽暑致之荆紫关。”

    日寇占领嵩县之后,突袭潭头,制造了“5·15潭头血案”,河大教授被枪杀,女学生投井自尽,校舍被焚烧,教具被敌寇肆意践踏。河大师生在大山中奔逃,最终抵达豫鄂陕交界处之荆紫关。复课之后,王广庆心力交瘁,引咎辞职。

    王广庆训诂文字,推及小学教育,主张小学教育要略授形声义之本源,知其本源,错误自少。文字偏旁,不过二百余,小学中略教文字构造基础,并非难事,拟应编辑一种有系统之语文典训类字书,使教学者知其文字本来面目。

    曾文正有云:“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所响而已。”王广庆先生有功中原教育,其敬事之情,温穆之风,我辈思之,岂不感慕而钦望乎!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