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青青 (图片由本人提供) |
|
“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是市实验小学的核心办学理念。体验教育应该怎么做?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来体验和释放,课堂是主要载体,通过一节节的常态课,让老师和学生在体验中共同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李青青
1 每位教师
都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型
记者:市实验小学的体验式课堂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师是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吗?
李青青:肯定不是了。教师性格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科核心价值也不同。学校不会用统一的课堂标准去要求教师。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每名教师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在给出总的课堂教学模型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在教学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总的课堂教学模型是:情境→质疑→探究→分享→拓展。
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是,把教学总模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模块儿做好,把所教学科的核心价值体现出来就够了。比如,性格外向的老师,教文科类(语文、英语)的教师,可能侧重于创设情境,注重分享环节;而性格内向,教数学、科学的教师,可能侧重于质疑、探究环节,引领学生理性思考。
2 搭建平台 让教师拜上名师
记者: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确立自己的教学模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尤其是青年教师。学校是否对教师实行了分层要求?
李青青:是的。学校大致有一个分层:对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要求他们临摹模型,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5年至10年教龄的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学会质疑与反思,要突破创新,确立自己的教学模型;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记者:借助外力,更有利于成功。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是否帮助教师借力?
李青青:对。在校内,我们有青蓝工程,教师结对子,一对一拜师、学习。
对外,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研修学习,还经常聘请顾明远、郭振有、陈锁明等知名教育专家到校内讲课,尤其是邀请我们的本土专家——刘津萍、杨建斌、关丽萍等老师,经常到学校评课,满足教师渴求学习、更新知识、更新理念的要求。
另外,学校还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教师“组团”拜名师,通过见面或网络联系,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3 把优质课变成常态课
记者:听说学校每周有一次“教师讲堂”,每周二有巡课日,每个学科每周有半天集体教研的时间。这对常态课堂有什么促进作用?
李青青:交流是为了更好的进步。在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讲堂”上,教师常有智慧的火花碰撞,常有意想不到的欣喜收获。教师的思想解放了,课堂便会发生变化,直接受益的将是学生。
每周二的巡课日,校长、副校长,负责教学、行政的中层领导都要进班听课。如果是上午听,连听3节课后,第四节集体评课。如果是下午听,连听2节课后,放学后集体评课。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岗位的同事的声音,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每周二下午是语文教师集体教研的时间,每周三上午是综合学科教师集体教研的时间,每周三下午是数学教师集体教研的时间,每周四下午是英语教师集体教研的时间。
有时,不同学科的教师还要进行跨学科教研。
记者:教研主要围绕什么内容开展?为什么每周都要进行教研?
李青青:教研主要围绕课堂开展,当然,教师的教学反思、学习感悟也可以在教研会上和大家分享。
学校平时的展示课比较多,有教研课、观摩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教研课就是常态课,观摩课是已形成自己教学模型的老师上的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是徒弟上课,师傅把关。
这些课,并不完全是教师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有时,三个校区的教师要互换学生,比如,凯东校区的教师跑到新区校区去上课,或者同一节课分别由三个校区的教师用不同的风格来讲。通过同课异构,让教师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教研对常态课堂是有促进的,每周的教研,目的就是促进教师进步,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的常态课达到优质课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