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9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谁该为进入“质量报复周期”的建筑买单
“孟非套餐”,地道洛阳味儿
■微论撷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4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洛浦听风
谁该为进入“质量报复周期”的建筑买单
本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新闻背景】20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4月29日新华网)

    从浙江奉化20年屋龄居民楼倒塌,到江苏常熟25年屋龄居民楼坍塌……“危楼”已成了令人揪心的公共议题。短短二三十年的楼房,稀里哗啦如麻将般倒下,说起来,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当年偷工减料严重,技术标准如牛栏关猫;二是20世纪80、90年代,市场经济刚起步,不少建筑工人基本从农田直接上了脚手架,建筑产业原始而粗放;三是正因为住房设计有问题,加之这些房子基本在城市变迁中成了“核心地带”,转手概率大、装修翻新多,大改大修更是让脆弱的楼房伤筋动骨。

    危楼要“体检”,强制验楼也好,拉网筛查也罢,更难的并不是风险检测,而是修复程序。数十年过去,一些开发商早已杳无踪迹。修复成本不是小数字,如果业主作为唯一的买单者,不仅有悖历史与权责关系,也不大现实。眼下能做的,无非是两点:一是引入商业保险机制,让检测后的旧楼及时参保,分摊并化解风险成本;二是地方财政要承担兜底功能。

    未雨绸缪,总好过文过饰非。面对进入“质量报复周期”的部分居民楼,是该想想办法、有所作为了。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