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既看热闹,又懂门道,这个手册可以有
家乡话助洛阳“腹语哥”“笑傲江湖”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5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后续报道
晚报“详解天堂”报道获赞,有网友建议将此类知识做成“释疑手册”,有学者表示:
既看热闹,又懂门道,这个手册可以有
□记者 王妍 文/图
    ▲ 游客在天堂景区参观
    ▲ 手机扫一扫,了解更多景区信息
    近日,本报报道了天堂景区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详见本报6日A08版)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有读者建议,不妨将此类知识做成“释疑手册”发放给游客。有学者称,洛阳有大量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景区,不妨效仿晚报的报道方式,让游客既能看热闹,又能懂门道。

    网友建议:效仿晚报报道,推出“释疑手册”

    天堂顶层的弥勒佛像为啥“卷发”又“瘦身”?壁画里的飞天为啥皮肤黝黑?长着鹰嘴、尾羽高扬的凤凰为何不像别处的凤凰那样温顺?……这些疑惑,参观过天堂景区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有过。近日,晚报的报道为大家解答了这些疑惑。

    报道发出后,不少读者为该报道的释疑作用“点赞”。河南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王雯说,自己陪同学和家人去过两三次天堂景区,却不知道里面藏着这么多故事,晚报的报道让她长知识了。

    晚报读者靳先生打来电话说,他之前和老伴儿游天堂景区时,也误以为顶层的弥勒佛像是释迦牟尼像,看了报道才知道原委。

    在本地网络论坛上,网友们纷纷给这篇报道“点赞”。网友“平和淡远”给出建议:文章里介绍的系列知识,景区可以汇集一下,印成小册子发放给游客。这个建议得到了多名网友的赞同,他们认为,目前大多景区的介绍过于专业生硬,如有更让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景区本身也是一种宣传。

    景区回应:互联网、宣传册页等,都将加入“释疑队伍”

    昨日下午,洛阳晚报记者联系到天堂景区的一名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天堂景区作为一个人文景区,同时又是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所在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典故数不胜数。如何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这些,也是景区一直努力的方向。

    “天堂、明堂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史实和宗教知识,学界对此的态度十分严谨。我们一直在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和考证,随着这些工作的推进,会有更多故事和知识向游客公开。”该负责人说。

    在天堂景区贴有许多二维码图片,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推介景区历史文化底蕴的方式之一,游客只需用智能手机一扫,便能链接景区的官方微信或网站,收听景区内容介绍,浏览相关知识。后期,针对不同游客的接受习惯,手机、互联网、宣传册页等传播方式,都将用于景区的介绍与释疑。

    学者观点:“跨界联合”,让景点介绍更亲民

    相比传统的导游介绍和简介牌,类似“释疑手册”的鲜活宣传方式似乎更受普通游客欢迎。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大多数景区管理者来说,虽然他们主观上希望介绍的内容更丰富、更亲民,但这也要有专业的学术力量来支撑。

    我市一人文景区的负责人说,洛阳有大量人文、历史、宗教景观遗存,每个景观背后都有一串故事,但长期以来,多数景区介绍仅靠导游解说、介绍牌等传统方式进行。介绍牌内容往往专业生硬,不被游客喜闻乐见;导游介绍又仅限于团队和个别游客,普及面不够广泛。部分游客因体会不到景区的精彩只能悻悻而归,对扩大景区影响也是损失。

    虽然意识到了这点,现状却难以改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部分人文景区背后缺乏专业工作者,学术力量不足,其表达内容难以做到既通俗易懂,又完备、准确。“如果精彩的故事缺乏严谨的考证,就只能是传说。”该负责人说。

    对此,我市长期从事洛阳历史、河洛文化及佛教文化研究的学者徐金星说,这个难题,或可用“跨界联合”的方法来破解。洛阳在历史文化、人文、自然等方面不乏学有专长的研究者。景区可以和这些专家学者联合,后者提供学术、史实等专业支撑,前者对其进行“软化包装”,让古老的文物“活起来”,对扩大景区乃至洛阳的影响,都有积极作用。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