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展鹏 (资料图片) |
|
只有食指能动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被誉为“另一个爱因斯坦”。在中国,脖子以下高位瘫痪的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霍金”。
16年前,金展鹏突发疾病致瘫,但他以病躯坚守岗位,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创造了中国科技界的奇迹。
金展鹏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相图学。1979年,他赴瑞典皇家学院进行访问研究。
在留学期间,金展鹏潜心钻研,将传统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学糅合,首创了三元电子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用一个试样测定出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
尽管国外科研机构极力挽留,金展鹏仍坚持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相图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声名鹊起的金展鹏,被国际上业界同行誉为“中国金”。
正当金展鹏意气风发地走向事业巅峰之际,不幸发生了。1998年,因严重的颈椎病,他全身瘫痪,仅脖子以上部分可以动弹。
在轮椅上教书育人、潜心科研16年,金展鹏完成了1项国家863计划、3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撰写了17份关于中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的建议书。2003年,金展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年来,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高位截瘫的76岁老人克服巨大的生理病痛继续奉献?“因为,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金展鹏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