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裕禄当年穿过的鞋子 |
|
■编者按 史料显示,1954年8月,在原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焦裕禄同志,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工农中学速成班学习。他在校期间学习刻苦,被评为优秀学员。“沿着焦裕禄的足迹”大型系列报道,今日追寻焦裕禄在哈尔滨的学习、生活足迹。敬请关注。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兴建于1952年,是这所大学古老的建筑之一。60年前,焦裕禄曾到这里求学半年,学习机电专业知识。回到洛阳矿山机器厂(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后,焦裕禄带领工友研制成功了全国首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反哺龙江大地。
60年前焦裕禄曾前往哈工大求学
1953年6月,焦裕禄进入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住在该厂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的一排红色苏式建筑里。与他邻楼居住的,还有王明伦。
王明伦退休前,是洛阳矿山机器厂思想政治研究室主任。60年前,他曾与焦裕禄一同在哈工大读书。如今,尽管已是82岁高龄,但王明伦对往事记忆犹新。
1954年4月,牡丹盛开,王明伦从共青团信阳地委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入职没多久,厂里就做出一项决定:派遣一批年轻干部到大学学习工业技术。
同年8月,焦裕禄、王明伦和其他3名同志来到哈工大报到。那时,哈工大因“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而享誉全国。焦裕禄等人入校后,学校专门给他们制订了学习计划,等每个人都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后,再编入大学本科班学习。
入学前,焦裕禄只有小学文化,学习起来难免吃力,但他争分夺秒看书,如饥似渴查阅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大家请教。
据王明伦回忆,当年哈工大特地派老师辅导他们几人,刚开始,大家学习情况不是很好,后来慢慢有了起色。终于,在一次复习考试后,学校认为,以大家的学习成绩可以进入大学本科学习了。
在哈工大求学的经历深深影响着焦裕禄
学习之余,焦裕禄曾和同学们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
少年时期,焦裕禄曾被日寇抓去当劳工。因此参观该纪念馆时,赵一曼、杨靖宇、李兆麟等抗日英烈的事迹深深触动了他。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春杰说,根据研究人员的考证和老一代讲解员的回顾,焦裕禄当年进入纪念馆后,在赵一曼的塑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而且不时提出问题。参观时,他表现得非常专注。“焦裕禄当时说,赵一曼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王明伦回忆说。
半年后,洛阳矿山机器厂的投产时间提前了,焦裕禄、王明伦等人突然接到了回厂上班的通知,这让几个渴望读大学本科课程的年轻人很失落。那段时间,焦裕禄不厌其烦地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让大家回厂上班。
发自内心来讲,王明伦不想回厂,他觉得大学梦没有实现,因为再有5年,就可以大学毕业。那时,有人提议干脆不要工资,继续在哈工大学习。对此,焦裕禄说:“不能这样,我们是组织派来的,组织上决定我们回去,我们必须得回去。”在焦裕禄的劝说下,几个人服从集体利益,回到洛阳工作,结束了在哈尔滨这段难忘的求学经历。
据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介绍,焦裕禄在哈尔滨的这些生活、学习经历,给他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焦裕禄在哈工大只学习了6个月,但哈工大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一直影响着焦裕禄。
他带领工友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的一项空白
1956年,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焦裕禄开始潜心研制矿井提升机。
原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提升室主任王有益回忆:“焦裕禄经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所以他愿意搞一些创新。”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有恒介绍,焦裕禄当年到哈工大学习的是机电专业,半年的学习生活更新了他的工作理念、观念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
1958年12月,为了生产全国第一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洛阳矿山机器厂搞了一次攻坚战。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焦裕禄把行李搬到了车间,跟工友们同吃同住。困了,焦裕禄就用板凳当床,生产资料当枕头。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焦裕禄迎难而上,带领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一步步熟悉整台机器的上千个零件、图纸、工艺、工具。
经过几十天日夜奋战,焦裕禄和工友们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试制任务,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的一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初,这款提升机经过改造升级,在黑龙江得到广泛使用。因为东北地区的井很深,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特别适合这类深井。
黑龙江省是中国煤炭资源大省,但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制约了煤炭产能。在大批量引进煤炭开采、运输设备后,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煤炭产量得以大幅提高。
珍贵文物传承焦裕禄精神
哈工大博物馆专门设置了焦裕禄陈列区。2006年建馆时,学校曾派专人到兰考县搜集焦裕禄的事迹材料和遗物。该校博物馆焦裕禄陈列区的展柜里有两幅照片,分别拍摄了焦裕禄当年穿过的衣服和鞋子,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子,上面千疮百孔,打满了补丁。陈列区里还有一份焦裕禄当年的手稿,上面工整地记录着他当年的工作报告。
多年来,每当哈工大新生入学、学生入党时,学生们都会参观校博物馆,观看焦裕禄的纪念片,通过这些形式让焦裕禄精神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