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古代乐舞的第一位集大成者 李玉明 插图 |
|
中华文明,根在河洛。而在熠熠生辉的河洛文化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舞文化。千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钟情于此,在洛阳留下了许多与乐舞有关的故事。
3000多年前,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大兴文教。他整理了黄帝、尧、舜、禹及商汤时遗存的前代乐舞,加上为歌颂周武王功绩而创作的《大武》,总称六代乐舞,用于祭祀等隆重场合。可以说,周公是古代乐舞的第一位集大成者。
1 舞与巫,本相通
就如婴儿可以手舞足蹈一样,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开始进行乐舞活动了。不过,那时候的原始乐舞,主要是为了图腾崇拜。先民们对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心存畏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神灵沟通,于是产生了一种会唱歌跳舞的人——巫。
当时的巫,可能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不太一样。事实上,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解释“巫”字,就是:“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而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也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巫之事神,必用歌舞。”
大约与先民狩猎为生的习惯有关,原始乐舞中,常用的道具是牛尾。比如与伏羲氏齐名的葛天氏,就有一段著名的乐舞记载于《吕氏春秋》中:“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而“巫”“舞”不仅同音,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也都是一个人拿着牛尾跳舞的样子,因此人们推断,二者本意相通,原是同一个字。
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和尧时,人们仍受原始图腾及神话的支配。如黄帝以“云”为图腾,歌颂其创造万物功德的乐舞便叫《云门》,也称《云门大卷》;尧的乐舞叫《大咸》,是因为西天有星名“咸池”,代表神居住的地方。
等尧禅位于舜,乐舞中开始加入教化百姓、涵养道德的功能,人们变得理性了。舜的乐舞是《大韶》,又称《箫韶》。这是原始乐舞的巅峰之作,能给人带来十分美好的享受。后来孔子听了,曾发出“尽善尽美”的感叹,并为之“三月不知肉味”。
禹传子,家天下,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此时的乐舞是《大夏》,用来歌颂禹的治水功绩。表演时,人们通常头戴皮帽,袒露上身,下着白色短裙,边唱边舞。到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时,他荒淫无道,痴迷乐舞,在宫中养的“女乐”就多达3万人。每天一大早,闹闹嚷嚷的歌舞之声传遍街巷,人们知道,亡国之日已不远了。
很快,成汤讨伐夏桀,建立商朝,并命伊尹作了乐舞《大濩(huò)》,对此事进行纪念。商朝的乐舞十分发达,人们“恒舞于宫,酣歌于室”,这种“巫风”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带来了丧家亡国的威胁。到商纣王时,更是造酒林肉池,耽于奢侈享乐,商最终被周所灭。
2 六代舞,定礼乐
武王伐纣,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周朝建立之初,周公就创作了一部史诗性质的乐舞《大武》,歌颂武王的功绩。
据史料记载,《大武》共分六段:“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且夫武,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这六段乐舞除了表现出兵、灭商、向南方挺进及平定南方边疆,还歌颂了周公和召公的功绩,最后列队肃立,向周武王致敬。
公元前1038年,周公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定鼎洛阳,开始制礼作乐,以礼乐制度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他整理了前代遗存的乐舞,包括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大咸》、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及商汤时的《大濩》,再加上周时的乐舞《大武》,统称六代乐舞,又名六大舞。六大舞分别用来祭祀天地、日月、山川及祖先等,其中前四种是文舞,表演者可手持乐器;后两种因表现的是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要手持干戚(即盾和斧)。
六大舞用于祭祀大典等重要场合,是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除此之外,为让贵族子弟多练基本功,周王朝还让掌管礼乐的“春官”教他们六小舞。这六小舞中,《帗(fú)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要执不同的舞具,只有《人舞》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
六大舞和六小舞是礼乐制度的支柱,周王朝专门设有庞大的乐舞机构,不遗余力地培养乐舞人才。贵族子弟13岁入学,先从小舞学起,到20岁才可以学习各种仪礼和大舞。作为当时的“国学”,谁想在乐舞方面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因为国家会定期组织考试,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能直接当官,不用功的人可就惨了,不仅毕不了业,还要接受严厉的处罚。
很明显,周王朝对乐舞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前代。以六大舞的教习来说,就分乐德、乐语、乐舞三个层次。作为贵族子弟,不仅要学习随着音乐起舞,还要领悟更深层次的东西,包括乐舞中的道德内涵。
3 雅乐衰,俗乐兴
六大舞是周王朝的雅乐,即宫廷音乐,使用的乐器以钟、磐为主,表演者动作整齐划一,闻鼓而进,击铙而退,文武有序,气氛庄严。它体现的是礼仪制度,因此丝毫不能马虎,连什么等级用什么规格的乐舞,都有严格要求。
比如,根据规定,天子要用八佾(yì),即八排八列的64人舞阵,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如果有人不慎逾制,用了不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乐舞,就是犯了天大的政治错误。这种礼乐制度使周王朝的统治延续了800年,但到春秋末期,人们对越来越僵化和空洞的雅乐失去了兴趣,进而形成了“礼崩乐坏”局面。与此同时,流行于民间的俗乐清新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开始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六代乐舞中除《大韶》外都已不存在。有人认为它们毁于战火,但明代音乐家朱载堉(yù)认为,古乐失传不能归罪于秦的战火。为什么呢?事实明摆在那儿:古乐使人收敛,俗乐使人放肆,而人们都喜欢放肆,不喜欢收敛,所以听古乐怕睡着,听俗乐不知倦。
秦朝之后,历代宫廷的雅乐只保留了韶乐(即文乐)和武乐两种。周公整理的六代乐舞,就这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民间的俗乐却焕发出勃勃生机。比如在“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诗经》中,就有一首记录陈国俗乐热闹场景的《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年轻的姑娘们摇曳多姿,可以在宛丘上跳舞,可以在宛丘下敲鼓,大家尽情玩耍,不管冬夏寒暑——这样青春洋溢的俗乐,确实会比雅乐的生命力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