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超英:洛阳市教育局 局长 我市职业教育已进入重要发展时期:一是层次趋于合理,全市95所职业学校里有4所是高职院校,还有14个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高中和14个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二是专业设置上,一些专业的优势更加突出,比如新型战略型产业中的呼叫产业、推拿按摩等,在全国都是比较有名的。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类的高水平比赛中,我市已取得9块国家级金牌。三是民间资金投入也在增加。 如今,职业教育又将迎来春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要“推动一批地方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院校”,为职业教育学生打通了上升通道。 |
| 张平安:洛阳市教育局职教科 科长 目前,我市在校中职学生有11万余人,职业院校毕业生连续4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而我国大中专生的就业率只有70%左右。大学生就业难,可能跟大学生的实用知识较少有关,教育部也看到了这点,这才有了这次600多所高校的转型。我市一些高等院校正在酝酿从普通高等院校转变为应用技术型院校,这将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上升空间。 |
| 吴国新:洛阳市林业职业学院 院长 这次将转型的600多所高等院校基本上是本科院校,能培养更高层次的职业人才。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统筹,让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有连贯性,而不是一阵风刮完就算了,比如,中专、本科、硕士都要设园林专业,不同层次的院校,要定位好培养目标的层次,让课程设置趋于合理,让学生一直对其保持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
| 刘文清:洛阳市第四职业高中 校长 国家一直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中等职业教育目前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同,上职业学校是学生和家长最后的选择,这种“被职业”会让他们有羞愧感。实际上,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在一些高中,部分老师备考时会告诉学生“再不好好学,就去上职高”,让学生觉得上职高是他们最后的选择,这说明我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宣传还远远不够。 |
| 张家森:洛阳幼儿师范学校 校长 学生仅有中专学历是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机构可通过联合办学、函授、自考等途径,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能上大专、本科,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目前,我校存在的问题是男生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在南方,幼教专业的招生是带编制、免学费的,这就吸引了男生报考。我们也希望洛阳能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对幼教实行特殊发展政策的城市。 |
| 付小平: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校长 我校目前有教师530多人,学生7000余人,每年还要培养1.3万名社会人才。在改革方面,我们正在进行有效尝试。在职业教育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多渠道的投资形式;在资源整合方面,期待市政府有大的改革,让大的职业学校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
| 王轶群: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副院长 “散”“小”“弱”是我市职业教育目前的状况,“散”是说多所职业院校分散在我市各地区,“小”是说每所院校的规模都不大,“弱”是说绝大多数院校都不强。现在职业教育招生没有门槛,要想有所提高,必须从基础设施、抱团建设、办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提升。如果市政府能将分散在我市各地区的职业学校进行分类、整合,并对学生进行定向培训,就能将我市的职业教育打造成业界的“金字招牌”。 |
| 孙建勋: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副院长 从人才成长的角度来讲,国家政策有利于更多有志青年报考职业学校,这样的选择是“类别之分”,不是“层次之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应该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探索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与企业能够相互融合,形成资源共享的实训体系,实现学校、企业、市场三者有效衔接,才能真正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教模式。 |
|
□记者 焦琳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727万人,比去年增加28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春节过后,全国多个省份的企业老板却忍受了几个月的“用工荒”。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的矛盾,或许将从今年开始逐渐终结——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在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春天。
在这个春天里,我市的职业教育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困惑?如何从根本上推进洛阳职业教育发展?近日,《洛阳晚报·教育周刊》联合洛阳网,共同推出《开拓成才路 共圆就业梦——聚焦洛阳职业教育系列专题》栏目,特别邀请各界精英,就洛阳职业教育现状展开讨论。如果您对职业教育存在困惑,不妨先读读专题中的部分精彩内容。
(访谈详情请看洛阳网《22楼会客厅》)
(图片由洛阳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