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很快显露出军事才能。特别是在昆阳一战中,他的杰出指挥为起义军赢得决战胜利起了关键作用。
公元23年,刘秀率军离开长安,在河北以复兴汉室为口号,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每到一个郡县,都会宣布废除王莽当政时期的苛捐杂税和严酷刑罚,并对当地的官吏进行考察,恢复汉朝的官名,赢得当地大小官吏、平民百姓的欢迎和支持,逐渐壮大建立政权的基础力量。
公元25年,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定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光武帝。随后,刘秀派兵镇压赤眉军,削平了各地势力,终于在公元36年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室统治。
刘秀在位期间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安定民生。他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他还积极兴修水利,使农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大大恢复和提高。
刘秀还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他裁并400多个县,精简官吏,在地方废除了掌握军权的都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东汉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都快速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刘秀每天都要上朝处理政务,退朝后还要与王公大臣商讨国事,一直到深夜。他这样兢兢业业,感动了文武大臣,也感动了儿子。有一次,皇太子刘庄怕这样下去会影响父亲的健康,便劝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父皇爱惜身体,劳逸结合,勿劳损过度。”刘秀微笑着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总揽明察,不犯什么大错。”
后来,人们从刘秀的话中引申出“乐此不疲”这个成语,形容对某一事物有浓厚兴趣,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