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家长的考虑中,选专业这事,考生的“兴趣”是靠不住的,特别是跟“好不好就业”“是不是实用”相比
高招填报志愿在即,晚报很贴心,连日刊发稿件,从多个方面提醒考生和家长:掌握操作流程,摸清填报志愿的模式特点,注意避免扎堆选报学校、专业……
对于正在准备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固然不能出错,但更让他们费心的是:进了大学,我到底要学什么?这个时候,不少家长也在操心:如果选专业的大事由不谙世事的孩子做主,能行吗?
考生和家长的争论不可避免。家长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考虑问题较全面、长远,在孩子选择专业这个问题上当然有发言权。不过,家长真的不妨考虑一下市招办主任秦军民今天在晚报上的提醒:“选报志愿,把兴趣、特长、志向放在第一位。”
举个例子,在不少家长的考虑中,选专业这事,考生的“兴趣”是靠不住的,特别是跟“好不好就业”“是不是实用”相比。比如,孩子喜欢中文、历史,家长便会忧心忡忡——学这些东西,除了当教师(况且还不一定能当上),还能干啥?以后能有啥发展?
且不论这样的想法是否合理,不妨先看一下现在高等教育的状况。
现在的大学,早不是过去的大学。以前拿个本科文凭,基本就是“国家干部”了,最起码也充分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如今大学扩招得厉害,谁也不会认为你拿个文凭就如何如何了。比如,相比中文、历史等专业,法律、管理等专业似乎要实用得多,但法律专业的学生都能如愿成为检察官、法官、公务员吗?工作经验等各种需要“拼”的东西,都是横亘在梦想路上的拦路虎。同理,选择学管理,除了有家族企业可继承,仅凭本科文凭能让你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吗?就是想在毕业后做生意,搞不好学习文史专业造就的对人、事、情的感知力、理解力、分析力,会更有用一些。
是的,如今的市场变化太快了,现在看来很吃香的专业,谁知道数年后是什么样呢?
说到底,不妨更多地把大学教育看成通才教育,上什么专业,多考虑一下学什么能更好地训练具有分析能力的头脑,学什么能增长见识,学什么能有利于增强基本素质、开阔视野。
毕竟,大学不是加工厂,它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大学毕业,人生才刚刚开始,肯定不该、也不能仅仅守着自己当初所学的专业,而非创造性地去掌握一些自己未接触过的东西。假如一个孩子被困在一个自己不喜欢、没有兴趣的专业中几年,很可能就白白错失了塑造独特人格、培养自己人生理想和社会使命感的机会,继而难以找到为实现这些理想而奋斗的力量、路径。
说了这么多,也许家长并不认可:你说的是理想状态,指望孩子在几年的大学生涯中找到自己的归属,还不如踏实地学门吃饭手艺。
这话我不反驳,只是想在这里提醒一些正在焦虑中的考生和家长:选专业,在依据主观、客观各种因素通盘考虑时,“兴趣”应当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重点考虑。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像找对象,虽然大家都考虑得越来越复杂了,但有一条标准总是不会错,那就是——喜欢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