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9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拿着钱回家的路上,想哭!
洛阳“诚信老爹”
登上人民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后续报道
72岁的王月申用20年时间替子还债,本报相关报道在老人家乡引起强烈反响,领到欠款的乡亲,道出心里最真实的感受——
拿着钱回家的路上,想哭!
□记者 刘亮 郑凤玲 通讯员 陈晓辉 王幸发/文 记者 赵朝军/图
社区居民在看晚报相关报道
街坊送给王月申夫妇一份昨天的晚报
这位大妈一眼就从晚报图片上认出王月申夫妇:“他们是好人!”
    20年前,因为儿子王会武的面粉厂经营不善欠下乡亲们数万元钱,王月申走上了攒钱替子还债的道路。如今,已72岁的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儿子欠下的账还清了。(详见本报昨日A08、A09版)

    本报昨天的报道,在王月申所居住的伊滨区诸葛镇道湛社区引起强烈反响,乡亲们理解老人这些年的不易,感动于他的诚信。

    “他的做法让全村的人都很感动”

    昨日中午,洛阳晚报记者再次来到道湛社区,社区里的不少小卖部都订有《洛阳晚报》,不少人拿着报纸边看边议论。

    王月申为人老实,如果不是这次时隔20年后张贴告示替子还债,不少乡亲也许就快把他家的这茬事儿遗忘了。

    “现在村(道湛社区原为道湛村)里人都在说,王月申讲诚信,能做到这份儿上真不容易,他的做法让全村的人都很感动。”50岁的道湛社区居民牛景斌说。

    牛景斌和妻子贾爱珍现在在跑长途货运,他们刚从王月申那里领到了410多元的欠款。贾爱珍说:“领欠款时,零钱我说不要了,可他还是硬塞给我,一块钱都不少,他都做到这份儿上了,咱还能说啥。”

    “拿着钱回家的路上,想哭!”

    20年前,王会武的面粉厂倒闭时,马灵欣还剩30多公斤面粉和一些麸子没来得及取。

    上个月,马灵欣接到领取欠款的通知时,她死活不愿意去。她说:“这些钱都是老人一天一天攒了20年才凑齐的,真不忍心要,但是他非给不中。”

    那天,马灵欣领到了130多元钱,她理解老人的不易:“拿着钱回家的路上,心里不知道是感动还是难受,想哭!”

    张立鹏今年40岁,他家存到王会武面粉厂的小麦是他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过去的。他回忆说,王会武在面粉厂倒闭之后就到外地去了,很少回来。因为王月申是个实在人,人缘不错,不少村民并没有难为他。

    “他就算不替孩子还这个账,也没有人会说闲话。很多人都认为要不成了,就没有再打算要。没想到20年了,王月申还想着这件事儿。”张立鹏说。

    “还完账,身上还剩下200多块钱”

    “他做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采访中,不少村民都对王月申这样评价。不过,王月申和老伴儿并没有想那么多,王月申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可能有人认为,这笔账不还又能咋地?我不这样想,早晚不还,早晚亏欠,你欠人家的不还,心里会好受?”

    洛阳晚报记者问:“还完账,身上还剩下多少钱?”

    “还完账,身上还剩下200多块钱。”王月申说。

    “听街坊说您老伴儿每个月还需要300多块钱的医药费呢。”

    “这个月先少买点药,我快发工资了,发了工资就能把药补上了。”

    …………

    王月申家的院子不大,有一小片菜地,厨房顶部是用石棉瓦搭的,屋里的家具陈旧不堪。他说,这20年,家里唯一添置的家电就是电视机。屋后,堆的是老伴儿李宣荣捡来准备卖钱的酒瓶。

    李宣荣老人告诉我们:“以前虽然没有一个人上门要账,可他(王月申)老是做这样的梦。现在好了,账还完了,他这几天睡得很踏实。”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