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天人菊 ●拍摄时间:6月7日 ●拍摄地点:伊滨公园 ●花语:团结、同心协力 晚报微信网友 小曹先生 摄 (线索奖30元) |
|
□记者 范瑞
这样的小花,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田野里、小路边,似乎常能见到这俏丽的花朵。不过,它的名字可不好猜,叫作天人菊。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李清道介绍,天人菊有更生动形象的别名,叫虎皮菊或老虎皮菊。
天人菊是菊科天人菊属的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在我国中、南部广为栽培。它植株高20厘米至60厘米,全株被柔毛。单叶互生,矩圆形至匙形,叶全缘,也有的有粗锯齿或微缺刻,无叶柄。花为黄色、红色,另有黄色具红色环,花期从6月到10月。瘦果银白色,果熟期从8月到10月。
天人菊的花属“头状花序”,“一朵花”其实就是“一束花”,因为里面包含了许多舌状花与筒状花。外围的舌状花色彩缤纷,如吸引昆虫前来的“停机坪”;中间的筒状花长得像小圆球,当舌状花凋谢后,这个部位就会发育成果团,里面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地生长。
此外,有些天人菊的舌状花会长成管状,看似弯弯的小喇叭;有些变种天人菊整朵花皆呈嫩黄色,别有韵致。
天人菊耐干旱炎热,不耐寒,喜阳光,也耐半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中。它还耐风、抗潮、生性强韧,是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
由于繁殖力与生命力很强,当初自北美洲引进后,天人菊便以惊人速度在澎湖群岛与台湾的中、北部海岸蓬勃生长。时至今日,美丽的天人菊已成为澎湖观光的胜景之一,并因强韧的特点和团结的象征意义被选为澎湖的县花。
读者和网友可把拍摄的花儿照片发送到晚报微信公众平台,同时附上拍摄时间和地点等文字信息。特别提醒,图片应为jpg格式,确保清晰。
如果您还不是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可添加晚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lywb20)或扫描二维码(见本报A01版),成为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用户。
(请晚报微信网友“小曹先生”告知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奉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