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颖彬为患者分析病情 (资料图片) |
|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昨日相关版面 |
|
“收一面锦旗,可能就会让患者饿几天肚子;收一个红包,就会毁坏一次党的形象。”
“对于心外科医生,99分等于0分……稿子可以重写,图纸可以重画,心脏外科手术绝对没有重来的机会,因为生命不可能重来啊!”
“外科医生的黄金时代是30(岁)到60岁,能在30年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精彩,才是外科医生的价值。”
——肖颖彬语录
核心提示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在昨日和9日,分别在显著位置和时段播发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的事迹,把他称为“时代先锋”。
肖颖彬是我市洛龙区李楼镇向阳村人。昨日,洛阳晚报记者联系到他以及他的同学,为您讲述这位“时代先锋”的故事。
1 15岁少年,考上大学;农家子弟,要当军医
翻开肖颖彬的履历:15岁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18岁成为共产党员,29岁破格晋升高级职称,32岁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心外科主任并连任至今,34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8岁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44岁成为三级教授,47岁荣获心血管外科界最高奖——中国医师协会“金刀奖”……
肖颖彬是个不折不扣的农家子弟,他的父亲是名乡村代课教师,母亲在家务农,肖颖彬是长子,上学之余还帮家里干农活。
肖颖彬小学是在村里上的,初中在李楼一中就读,高中在位于李楼镇的市第十二中学就读。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眼科当护士的李惠芹,初、高中都和肖颖彬是同学。她说,肖颖彬是他们那届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却是学习最好的,那年全年级有100多名学生,只有他一个人考上了本科。
1979年,肖颖彬考上位于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那年他才15岁。
当时能考上大学的人无异于天之骄子,肖颖彬坦言他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作为教师的父亲一直教导他和弟弟、妹妹要多学知识,将来才能走得更远,后来他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
为什么要当军医?肖颖彬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说,高中毕业那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发生了。当时他就是个农村孩子,只知道读书,对于将来做什么有些迷茫。
在毕业前,有个从前线回来的报告团到学校作报告,当听一名战士讲到子弹从自己的下颚穿过去时,15岁的肖颖彬第一次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于是,他怀着从军报国的梦想,将目标定在了第三军医大学。
2 “刀尖跳舞”,精益求精;挽救生命,不图虚名
从15岁参军报国的少年,到全国心血管外科著名专家,今年50岁的肖颖彬,从医35年来救人无数,以用心换来患者的放心。
在临床医学界,外科医生被形容为“在刀尖上跳舞”,还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当外科医生,不是每个外科医生都能当心外科医生。肖颖彬则用他惊人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医术,不断挑战着这座医学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国际首例高原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国内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国内首例“异位心”矫治手术……一项项国内外公认的疑难杂症都被肖颖彬及其所带团队攻克。
为保持国际医学前沿水平,肖颖彬先后赴美国、德国学习。2005年,他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进修时,写的一篇论文受到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完全可以在国外医学杂志上刊发,但为了让中国的病人受益,他选择了在国内发表。
后来有人替肖颖彬惋惜:这下可少了一个评奖的重要砝码。肖颖彬却说:“作为临床医生,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开展技术创新,都是以治病救人为目的,都是要能为患者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评职称、图虚名啊。”
肖颖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1996年之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总共做了2200多例心血管手术,从他担任科室主任至今,该科室做的心血管手术已经超过35000例,由他主刀的手术接近6000例。患者中最小的是出生12小时的婴儿,最大的是84岁的老人,3万多颗心脏在这里重获动力。
3 名气虽大,但他从不忘本
昨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标题,并在3版以《仁心妙手暖人心——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主任肖颖彬教授(上)》为题,报道了肖颖彬的先进事迹,同时配发名为《传递正能量的楷模》的评论;《光明日报》在头版以《在刀尖上跳舞》为主标题、《经济日报》在4版以《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民军医》为主标题,对他进行了关注,并配发评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也都以专题形式对肖颖彬进行报道。
9日的新闻联播讲述了肖颖彬和盲女唐乾的故事。今年32岁的唐乾患有先天性遗传心脏病——马凡综合征,于10岁失明。肖颖彬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还帮她重新树立起信心。“肖主任不仅救了我的命,还给我那么多鼓励和帮助。”唐乾说。
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肖颖彬常说:“我们不仅要救治好人心,还要挽救人心、温暖人心。”
每次听说肖颖彬回到家乡,乡亲们不管什么病都来找他看,他也都会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李惠芹说,虽然肖颖彬名气这么大,但他没有一点儿架子,“这个人,不忘本”。
4 知命之年,他仍怀揣梦想
虽然15岁就离开洛阳,但无论何时何地,肖颖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洛阳人。
肖颖彬说,父亲已经去世了,老母亲还在家里,弟弟妹妹也都在洛阳工作。每年春节,他都要回到母亲身前尽孝,和同学、老友相聚。
“我也很想为家乡做些事情。”肖颖彬说,他在洛阳某部队医院带有学生,和河科大二附院也有联系,一直以来他都很愿意用自己所长来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这些年洛阳发展太快了,尤其是新区。”肖颖彬说,他每次回来都能感觉到洛阳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觉得家乡越来越美丽,作为洛阳人,他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已到知天命的年纪,肖颖彬仍有梦想——梦想着建成一个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心血管外科中心,让病人不再苦苦等待,不再加床住走廊;梦想着破解心脏的奥秘,攻克心脏疾病的所有难题,让更多病人摆脱心脏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