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沉船“结亲”回洛仓
今年夏天,酷热难耐,河南大旱,云南地震,坏消息接二连三,着实难熬!还好,洛阳人有“双申遗”成功这件喜事可以回味。
前两天,古沉船“洛阳一号”迁往回洛仓,很多洛阳人跑去围观。大伙儿都觉得,把“洛阳一号”这个大家伙安置在回洛仓是好事。
回洛仓是隋唐大运河沿线的重要粮仓遗址,而“洛阳一号”是在大运河故道上被找到的,两厢匹配,门当户对。
从上一个朝代吃到下一个朝代
洛阳网友“段王爷”,多年前就去回洛仓遗址参观过。他在瀍河回族区小李村西边的回洛仓遗址“见到了很多巨大的坑”,那些巨大的坑便是粮窖。
据说,回洛仓的每个粮窖,最多可储藏25万公斤粮食,整个回洛仓能储藏1.78亿公斤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史载,隋炀帝定都洛阳,在洛阳周边建设了回洛仓、兴洛仓(又名洛口仓)等国家粮仓,借大运河漕运之便,大规模囤粮,以备不时之需。
后来,李密率领瓦岗军闹革命,占领了兴洛仓。农民军聚众百万吃这些粮食,一直吃到瓦岗军兵败都没吃完。
回洛仓曾是李密、李世民争夺的焦点。相传,回洛仓里的粮食,吃到唐朝贞观年间,吃了好几十年还没吃完!
你不倒台谁倒台
隋炀帝攒下的粮食,被瓦岗军吃了。此事说来窝囊,却也理所应当。
大约是从汉朝开始,许多封建王朝都推行常平仓制度:政府在各地建设国家粮仓,丰收之年,国家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之年,国家低价卖出粮食,如此便可平抑物价,既能避免谷贱伤农,亦能避免谷贵伤民。遇有天灾人祸,国家开仓放粮,还能救济灾民。
常年平价,常保太平,常平仓制度本身是好的,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问题是,这个制度的实行,需要从上到下各级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打个比方:云南某县地震,县令有心开仓赈灾,却无权支配官仓,必须向上级打报告,求朝廷批准。可是云南离京都洛阳十万八千里,古时没电话、没飞机,一来二去,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民间往往自发建立义仓——类似于现在的民间慈善组织,由宗族等建立并管理,常年储备粮食,以便灵活救灾。
有脑子的统治者,会对民间义仓进行补助。碰上那种没脑子的,不但不补助,反而纵容贪官侵吞义仓。官仓和民仓都出了问题,一遇天灾,就成人祸,你不倒台,谁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