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在流行用磁带听歌的年代里,几乎满大街都能听到这样的儿歌,教刚会说话的孩子学习正确的称谓。
对于中国儿童来说,弄清称谓是第一难事,他们小小的脑袋瓜,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要叫姑姑,而另一个人只能叫姨。这实在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太注重伦理秩序的国家,在称谓里就要把血缘亲疏搞得一清二楚。
洛阳话和其他方言一样,父系、母系泾渭分明,从称谓上就分得很清。母系称谓简单,父系称谓复杂而又严格。母亲的兄弟统统叫舅,父亲这边则要分出长幼来,比父亲大的叫伯,比父亲小的叫大大儿;父亲的父亲要叫爷,母亲的父亲要叫位爷,这里的“位”其实就是“外”,跟普通话里的外公、外婆一样。女子嫁鸡随鸡,以夫家为家,娘家人自然都是外人了,这其实是一种性别歧视。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让鲜卑人的称谓也保留在洛阳话里,最明显的就是“哥”。古汉语里只有“兄”,而鲜卑话中管兄长和父亲都叫“阿干”,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普遍使用的“哥”。
普通话里的称谓多用双音节词,洛阳话则常用一个字来表示。普通话里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婶婶,洛阳话却只说成爸、妈、爷、奶、婆、婶,有时候前后会加词缀,如妗子(舅妈)、娃子等。
说起来,汉语是非常有趣的语言,多一个字少一个字,表达的意思大不相同。比如,洛阳人管姥姥叫位(外)婆或婆,你要非叫成婆婆,那就不是叫姥姥而是叫丈夫的母亲了。洛阳人喜欢在名词后面加儿化音,这加与不加意思也不一样,“大”指的是父亲,“大儿”指的却是叔叔。同样,你回家可以亲热地说:“老婆,我回来了。”你要是敢叫声“老婆儿(老年女子)”,想想你那如花似玉的她会是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