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晚报发起的市民与农民、种植园结对子种菜的活动越来越火了。
这一点儿也不令人意外。在食品安全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谁不想吃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菜,谁不想尝尝跟各种激素“无缘”的肉?我们需要发起一场“餐桌自救运动”,这早已成为共识!
涧西区的刘女士不仅打算和“农夫”结对子,甚至还想自己准备肥料。刘女士的这个想法不令人意外,因为放心菜和有机菜现在难觅!从阳台到屋顶,从洛河岸边到龙门山上,从花盆到滩涂再到田野,想办法自己种点儿菜吃吃的人不在少数。
那么,在晚报的帮助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子越结越多,是不是有可能在洛阳催生出“农夫市集”?销售不使用除草剂、化肥和农药的农产品,市民相约前来购买。这,很值得期待。
“农夫市集”在欧美国家早已出现,那始于环保人士与种植业者对全球化农业贸易的反思与反抗——在超市里,看似物美价廉的产品,却是用牺牲环境与健康的化学肥料“滋养”的,集中化的工业生产挤压了弱势小农的生存空间。这几年,从北上广等一些大城市开始,“农夫市集”在中国也蓬勃发展起来了。
市集上的农产品,不需要什么“有机认证”!一方面,这种结对子的方式本就基于信任,消费者有条件去了解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是在何处栽种以及如何栽种的;另外,“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什么菜是什么味儿”这种简单的标准最能说明问题。话说回来,现在的“有机认证”实在难言规范,谁知道花钱从超市的“精品专柜”买回的那些东西能“有机”到哪里去?
晚报的报道,让人看到“农夫市集”在洛阳是有市场的,假如能够成形,它不仅会让市民近距离地感受健康的生活,还能给农户一种信心:农户不施肥、不打农药、下很大功夫打理的这些农产品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当然,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消费者成规模,生产者和消费者互信,食品大量本地化供应。不过说实话,目前来看,“农夫市集”注定不能服务大多数人,那只是一个民间自建的“食物共同体”,但试图在超市、大型市场外寻求安全食品的人日渐增多,市集成为一种大范围“餐桌自救”的有效方式不是没有可能。
“农夫市集”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热心人、志愿者,甚至社会基层组织、政府部门的助力。这几年,贵阳等城市便在立法倡导“社区支持农户模式”——城市社区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直接由农户送货上门。
希望“农夫市集”能在洛阳生根发芽。毕竟,“小时候的味道”真的太让人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