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跟喜 |
|
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汉函谷关是东方起点洛阳西行第一站。世人多知位于新安之函谷关为西汉楼船将军杨仆所建,不知最后一次领工重修者乃张钫先生。
(杨仆:西汉名将,今新安县铁门镇南湾村人,因其平定南越有功,官拜楼船将军,封将梁侯。西汉初年,杨仆因战功显赫,且熟悉关东物情,被汉武帝派遣监督关东。其时都城在长安,习惯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为关内,以东为关外,杨仆耻为关外民,上书汉武帝乞徙函谷关于新安城东,遂有东移函谷关之举。)
张钫重修汉函谷关之经过,惜无完整资料可见。所幸在关下住户家发现石碑一通,乃《重修新安县函谷关记》,因磨泐致碑文缺失甚多,不能连读。窥诸文字大意,可知民国十一年(1922年)新安县县长葛邦炳驱车函谷关下,见“基壁凌蚀,栋桷摧崩”,感叹函谷关自清顺治年间先后重修之后,三百余年未能再予修葺,长此以往,恐将“淹没于荒烟……”。于是“商之邑绅张略威将军(北洋政府曾授张钫为略威将军)”,“张伯英为重修计……略威(张钫)慨然,鸠工庀材,兴废举坠……”。重修工程始于民国十二年,“越十八月蒇事(完工)”。碑文为葛邦炳所记,洛阳书家李鼎岑(振九)所书。葛邦炳在碑文中感慨“略威(张钫)及邑人……之保存古迹,好行其德”云云。
1923年重修之函谷关,关楼三层,高80余米,南北横跨30余米,东西进深20余米。底层为拱形关洞,可以交通之便,关洞上为阁楼,阁楼上为八角楼台。据说函谷关初成时关楼巍然,洞台焕然,飞檐悬铃,雕梁画栋。适逢癸亥年(1923年)康有为游陕过洛,张钫迎至故居蛰庐,康以巨字题写“汉函谷关”关额,署为“孔子二千四百七十四年癸亥秋南海康有为书”。额下关洞两侧嵌隶书对联一副:“圣迹漫寻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联为山左由升堂(清末山东著名书画家,字仲贤,号阜垣)撰并书。关洞东门有联一副:“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阁楼东门楹联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北门楹联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南门楹联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汉关。”西门联为张钫所书:“佑彼周室,弘我汉京。”另有于右任撰书楹联一副:“送千年客去,移一个关来。”此联不知镶嵌于函谷关何处,据葛邦炳在碑文中所记:“康南海额书、于右任联语先后嵌壁……用意深远。”可知此联原有石刻,今已遗失无存,惜哉!
汉函谷关东移时气势壮阔。据《水经注》记载:“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即南达宜阳,北抵黄河,关塞相连,既是帝都洛阳西大门,也是军事交通要地,被誉为“中原锁匙”。函谷关有无名氏所书“中州屏翰”石刻一方,当为古关旧物。距关址不远有窑场遗址,出土瓦件甚多,当为汉代修建函谷关之陶场。
张钫、葛邦炳主事之重修,为函谷关最近一次修葺,其规模虽莫能与古汉关媲雄,但亦是规模宏伟,颇为壮观。之后兵连祸结,风雨侵蚀,新中国成立初已破旧不堪,20世纪50年代末,阁楼被拆除,今关洞犹存,洞基所用之汉代旧石,所刻注尺寸历历可见。
张钫先生当年因父丧守制在家,襄助地方事情甚多,续修新安县志为其一,领修函谷关为其二。后来我者,岂能忘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