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林七贤图 (资料图片) |
|
竹林七贤聚首
阮籍的朋友不多,但在洛阳有三个人和他很谈得来,他们是嵇康、陈协和袁孝尼。
曹魏正始五年,阮籍听说河内郡山阳县(今焦作市)有一个叫嵇康的高人,便领着侄子阮咸、忘年交王戎及在路上偶遇的酒友刘伶三个人,从洛阳来到山阳,拜见嵇康。
这时候,嵇康依旧赤裸着胸膛,在自家门口打铁,向秀在旁边不紧不慢地拉着风箱。刚被罢官的山涛听说阮籍来了,赶紧驾着牛车来到嵇康家。清山秀水之间,茂林修竹之下,他们或坐或卧,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至此,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聚首了。
把嵇康请到洛阳
名士相见,主要看你有没有能拿得出来的文章。嵇康与阮籍初次见面,拿出来的是一篇《声无哀乐论》。阮籍看后大为震惊,没想到世上竟有这样的高人。
阮籍虽然在洛阳定居没几年,但已大名鼎鼎。这个“名”包括两方面:一是名门之后,阮籍的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二是才高八斗,阮籍在魏晋名士中是有名的通才,在哲学、音律、诗词创作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阮籍的邀请下,24岁的嵇康离开山阳,第一次来到京城洛阳。向秀也一路追来,在嵇康打铁时为嵇康拉风箱。
名不见经传的陈协
曹魏建都洛阳后,开始兴建水利工程——千金堨(è),都水使者陈协主持修建。这个工程不仅可以保证洛阳的生活用水,还可起到抗洪、抗旱的作用。
陈协是阮籍的崇拜者,很想结识阮籍。他知道阮籍善饮,就几次给阮籍送酒。交往几次后,阮籍发现这个水利官员的人品不错。后来,司马昭要修九龙堰水利工程,阮籍向朝廷举荐了陈协。司马昭很给阮籍面子,当即起用陈协。
竹林名士袁孝尼
袁孝尼是魏国郎中令袁涣之子,小阮籍15岁,为人忠信公正。
竹林七贤在被定名之前,魏晋名士的交游活动被称为竹林之游。参加竹林之游的名士,并非七人,最起码还有两人:一个是嵇康最要好的朋友吕安,另一个是阮籍的朋友袁孝尼。
阮籍晚年与袁孝尼过从甚密,尤其是在嵇康被杀后,袁孝尼成了阮籍在洛阳最交心的朋友,以至于阮籍把袁孝尼的寓所当成自己在洛阳三窟之外的又一窟。朝廷那帮人让阮籍为司马昭写劝进文,却到处找不着阮籍,最后在袁孝尼家找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