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通过审批,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这意味着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以及职务待遇方面的管理进入新阶段,金融业将首当其冲。
央企负责人车、房、出国等将被设置上限。会议指出将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培训、业务招待、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通信等设置上限标准,明确禁止性规定,进行严格规范。
会议明确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扭转了此前有声音认为“央企调薪是一种惩罚性手段”的说法。
据《北京晚报》报道,几大国有银行的中层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不可避免的降薪,内心十分忐忑。
行长年薪将大幅减少
每年银行集中发布年报和半年报之际,银行高管的薪酬都是热点话题。今年的“半年报季”恰逢央企限薪令出台,于是“降薪”成为五大行高管在新闻发布会上绕不开的话题。
农行行长张云此前公开表示将“拥护、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决定”。在工行的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行长易会满会后对记者透露,如果国家要求降薪,一定“积极落实”。另有消息称,建行总行将推行降薪方案,行领导减半,部门老总减三成,处长减两成,员工减一成。分析认为,如果真的降薪可能导致大行人才流失,国有大行将成为各家银行的“黄埔军校”。
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国有五大行的董事长、行长,干满一年的薪酬均在100万元至200万元,差距并不明显。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2013年年薪199万元,在国有银行高管中列第一,最少的农业银行行长张云年薪为105万元。若按新方案执行,姜建清将减掉70%的年薪,而张云的年薪也要损失2/5。
股权激励能否留住人才?
作为“平衡”,暂停近5年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亦有望近期正式启动试点,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有望成为首批试点机构。
这份计划主要看点是,为发挥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将对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推行用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一定比例的薪酬购买所在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持股目的。试点成熟后,将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全面推开。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薪酬激励的差别确实会造成人员的流动,不过他认为,这并非坏事,且大面积流失高管的情况或不会出现。
“国有企业的机制以及升迁的路径,对部分人才具有吸引力。”股权激励能否抵消限薪带来的影响,郭田勇表示,由于目前股权激励的份额以及考核方式尚未出来,很难判定改革后高管收入的影响。
相关链接
央企薪酬改革显示四亮点
□据 《京华时报》
央企薪酬改革的最终指向是国资国企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以小改革撬动大改革,央企薪酬改革意在长远。
其一,清晰表明对央企、国企负责人适用“党管干部”原则,以更刚性的行政制度管理央企、国企负责人的职务行为和待遇。
其二,清晰表明央企薪酬制度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的关联性。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首次提出推进这项改革要坚持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其三,透露了出资人与管理人分开管理、开门办国企的思路。方案提到,“薪酬改革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
其四,显示了着眼全局的改革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