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云升故居门楼 |
| 皂角古树与古井 |
|
近日,第二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公布,洛阳有12个村落上榜。这12个村落或建筑风格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均有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洛阳晚报记者将带领大家走进这些传统村落,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党村位于栾川县潭头镇镇政府西一公里处,村中有以柴云升故居为代表的老宅、数百年树龄的皂角树和古井等。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理学院曾迁至该村办学,见证了历史的烽烟。
镇嵩军将领柴云升叱咤风云
党村位于栾川县潭头镇,村子西北两面靠山坡,东面临雍峪河下游,坐西向东,背山面水,地势较高,四面开阔。
我们刚到村子,该村村委委员任雪栋就带着我们去看镇嵩军将领柴云升的故居,当地人称之为柴家大院,也是抗战期间河南大学理学院所在地。
柴云升,生于1882年,家住嵩县潭头镇(今属栾川县)石门村南坡,后迁往党村。因年幼家贫,柴云升为寻找生存之路,当起了杆子,后在杨山与王天纵、关金钟、憨玉琨、张治公等10人结拜为兄弟。他因排行第八,故称“柴老八”。
后来,憨玉琨、柴云升离开豫西山林,双双参加了镇嵩军。镇嵩军首领刘镇华当陕西省省长时,柴云升任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后任镇嵩军第一军军长。
1927年,柴云升与刘镇华决裂,辞去军长职务,离开镇嵩军,先到山西找阎锡山,再到北京见张作霖,最后到直鲁联军张宗昌部下任军长。1928年,直鲁联军张宗昌大败于冯玉祥。从此,柴云升一蹶不振。1931年,柴云升闲居天津。1936年,柴云升病故于天津,归葬于潭头镇党村。
柴云升故居建于何时,村里人也说不清楚。不过从现存宅院可以看出,应是在柴云升“做官”之后。民国时期,官高位显者,大多选择在家乡大兴土木,盖房置地。以洛阳地区为例,目前尚存万选才、宋天才、王凌汉等人的故居。
柴云升病故3年之后的1939年5月,河南大学迁至潭头镇办学,河南大学理学院在柴云升故居设立理化仪器实验室。后来柴家前院被毁,只留后院房舍保留至今。
柴云升故居为三进院落,坐西朝东。一进院(前院)已毁,仅留地基,地基内空地上种有蔬菜,绿意盎然。二进院有木雕门楼,屋顶砖瓦多有破损。
柴云升故居南侧分别有党家大院、刘家大院等,同为坐西朝东,建筑样式相近。我们在采访时看到,潭头镇政府正组织人员对这三个大院进行修葺。
皂角古树与古井相守
在党村,我们还看到与大王庙村相似的景致——皂角古树与古井。不同之处在于,在村子东南,有一棵皂角古树与古井相依,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该皂角树上挂有古树名木保护牌,显示其树龄为200余年,树干虽已中空,但仍枝繁叶茂。古树南侧有一口古井,井上盖有井楼,井楼横梁上有一行黑字——公元1952年2月27日党家村农民合置,详细记载了井楼的修建时间。
井楼有六根柱子,下方各有柱础,刻有精美的兽首和花纹。67岁的村民吴庆法说,柱础原本不属于井楼,以前党村有精美的牌坊,1952年,村民们拆掉牌坊,将牌坊下方的柱础挪用至此建了井楼。
除了皂角古树和古井,党村还有神棚,外面是木雕的棂子门,一扇一扇的可以灵活拆装,使用时拼装在一起,有两小间房屋大小,用后可拆卸存放。
在庙会举行祭祀活动时,神棚内置一米多高的木质龙王雕像,雕像两旁悬挂对联,雕像前有香案和供桌。每逢祭祀,当地人都要大摆供品,鞭炮齐鸣,附近香客纷纷前来朝拜神灵。
在雍峪河对岸,村东岭下建有龙王庙,是党村二月二庙会的聚集地。庙前立有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龙王庙五圣祠记》石碑。
河大理学院
见证抗战烽烟
如果说柴云升为党村带来尚武之气,那么河南大学理学院则为党村带来崇文之风。1939年5月,河南大学校本部及文、理、农三个学院近千名师生来到潭头镇,留下潭头村、党村、张村、古城村、石门村、大王庙村、汤营等7个村的抗战时期河南大学旧址。其中,党村以河南大学理学院旧址所在地而闻名。
有资料显示,河南大学迁居潭头镇办学5年,其理学院师生住在党村,柴云升故居前院为该学院理化仪器实验室,后宅和南邻党家大院为院长兼化学系主任李俊甫、数学系樊映川等15人的住处。他们以“安勿忘危,读书勿忘救国”为信条,教导学生“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
河南大学迁驻潭头镇后,为解决当地青少年及本校职工子弟就读中学难问题,由河南大学理学院院长李俊甫及助教苗叔陶、邓子珍、杨清堂等人出头,与地方士绅、伟志小学校长王忻丛等协商,在潭头镇创办初级中学。
该中学以古城村三官庙为校址,校名定为七七中学,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兼任潭头七七中学校长。
学校筹备完毕即进行招生,首届录取初一学生60余名,于1939年9月18日正式开学。七七中学学制3年,开设修身、国文、算术、音乐、劳作等课程。
1942年春,七七中学成立春季班,男女兼收,开潭头镇女子受中等教育之先河。同年秋,为使七七中学首届毕业生能够就近继续升学,河南大学又及时创办了七七高中(今河南大学潭头附属中学)。
1944年5月15日,日军分两路突袭潭头镇,河南大学师生匆忙撤离,设在党村的河南大学理学院仪器室被日军放火烧毁,书籍、仪器大多化为灰烬。惨案发生后,当地农民自发保护河大师生,冒死隐藏部分仪器,最终将其归还河南大学。
近年来,河南大学部分师生曾多次前往党村,探访理学院办学旧址,追寻那段难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