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9月3日 摄) ●姓名: 王士和 ●出生年月: 1920年5月10日 ●籍贯及现居住地: 孟津县朝阳镇杨凹村 1938年,杜聿(yù)明陆军装甲兵团在洛阳招兵,王士和考入装甲兵团战车营第三连。据王士和介绍,当时中国只有他们一个装甲兵团。老人在湖南淦(gàn)田车站执行任务时,遭遇飞机轰炸,右臂受伤,因为没有包扎好,导致右臂被截肢。老人现在身体状况一般,家里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老人的儿子悄悄告诉洛阳晚报记者,老人一生清贫,从来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但作为子女,他们能够感觉到,平日里,如果有人到家里来看老人,老人会很开心。 |
| (2014年9月3日 摄) ●姓名: 郭化玉 ●出生年月: 1922年10月 ●籍贯及现居住地: 新安县城关镇魏郡 大街西六组 郭化玉老人从新安县高小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汉中一分校十六期十一总队,其间成为国民党党员,毕业后被分到陕西,属于胡宗南的部队。部队在陕西整编后,由孟津过黄河到太行山,在山西打日本鬼子,当时郭化玉是少尉,后来成了上尉,用的是小手枪,有勤务兵。之后,他们划归傅作义部,并随傅作义起义,1950年10月转业回到老家。 老人很儒雅,说话柔柔的,笑起来很慈祥,虽然腿脚不便,但眼睛和耳朵还行,能识字看书,能经常在院子里走动。老人育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已过世,目前跟着小儿子生活,每月有495元的转业费。 |
| (2014年9月3日 摄) ●姓名: 吕振青 ●出生年月: 1924年2月10日 ●籍贯及现居住地: 孟津县城关镇长华村 吕振青老人17岁时被带去当兵,进入54军第8师22团二营四连,跟随部队到过我国东北、云南、山东青岛、香港及缅甸、印度等地。老人现在身体状况良好,耳聪目明,行动自如,家里有三儿三女。提起当年抗日,老人说:“在哪跟日本人打我记不清了,只记住一个小鬼子拿刺刀朝我砍,我挡住了,那刀都挨着骨头了。他又想砍我,俺拿的是美国装备,比他的刺刀快,我拿刀割他的脖子,他一仰脸,刺啦一下拉(lá)可长。他往那一躺,没动弹就死了。” |
| (2014年9月3日 摄) ●姓名: 郭会民 ●出生年月: 1928年 ●籍贯及现居住地: 偃师市首阳山镇新庄村 郭会民老人12岁时,国民党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在村里驻扎。灾荒年,没饭吃,村里好多人加入了部队,他想当娃娃兵,对方不要,但因他个子比较高,就被留下在司令部译电科当勤务兵,后来成了司令部秘书长的勤务兵。 日寇向洛阳进攻时,第四集团军坚守在卢氏官道口,最后是肉搏战,拼刺刀,一场战役下来双方死了2000多人,那一条路几个月都没人走。 郭会民老人育有三儿二女,二儿子已过世,老人身体状况一般。 |
|
9月2日,“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寻找万名曾经参加抗日战争的中国老兵。本次活动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奇虎360公司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动广大公民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向当年的抗战英雄致敬。
在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主要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据龙越慈善基金会调研估算,居留大陆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约两万名,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贫困及孤寡所占比例较高。
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用以缅怀抗战中的英烈,铭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艰苦卓绝的斗争。
去年7月,民政部发表声明,重申针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相关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声明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支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通过社会捐助等适当形式,对其进行帮扶救助。
多年来,我市网友“失败的匈奴”(李磊)、“元元”(袁慧敏)、“洛阳游子”(李清敏)等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洛阳乃至河南境内的抗战老兵,记录、复核老兵故事,并送上温暖的关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经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寻访到的洛阳境内抗战老兵有近百名,洛阳晚报记者也多次随志愿者一同探访。昨日,本报再次派出多名记者,探访洛阳境内的抗战老兵,了解他们的近况,记录他们的影像。
您是抗战老兵吗?您身边有这样的抗战老兵吗?您为之感动想奉献爱心吗?请拨打13323793300与洛阳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元元”联系,分享珍贵记忆,讲述动人故事,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向抗战老兵致敬,为这些民族英雄找回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下转A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