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连日来,陆续有读者向洛阳晚报记者反映称,家中的老人曾高价买“药”,事后发现购买的实为保健食品。8月26日,本报A09版《“专家”开的降糖药,涉嫌盗用批准文号》一文曾报道市民花1000多元买来的降糖药疑为保健食品一事。
为何类似并不高明的营销方式,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老人甘愿高价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洛阳晚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卖方吹嘘保健食品和某些药品的效果,很多子女对老人缺乏关爱,致使老人内心空虚,也给了那些热情的卖方以可乘之机。
1 【事例】
老人频频被忽悠高价买“药”
● 事例一 退休后的市民胡大爷日前参加了一个面向老人的免费红色健康讲座。在讲座中,主办方组织老人一起唱红歌,讲故事,忆往昔岁月,并给听讲座者免费进行心电图和血糖检查。有老人代表现身说法,说某品牌的“药”对治疗“三高”特别有效。
胡大爷的老伴儿血糖、血脂都偏高,听完讲座后,他当即花了6000元购买了6瓶这种“药”。“当时有人说购买这种药名额有限。”胡大爷说,由于当时带的钱不够,工作人员“亲切”地送他回家拿钱。
后来,洛阳晚报记者查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并未发现这种药,胡大爷这才知道上当了。
● 事例二 马大爷今年70多岁,患有轻微老年性痴呆。前不久,一个所谓的“中科院老年医治大学”打出横幅,称该大学进驻洛阳,为老人免费上课。后来,马大爷和其他几名老人一起到某宾馆“听课”。
在现场,工作人员用一种仪器给每名老人做了检查。经检查,工作人员说马大爷患有老年性痴呆等疾病。随后,工作人员说有一种药,每盒1010元,连吃10盒,对治疗老年性痴呆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工作人员说,只要马大爷买药,就可以让他到上海免费做一项有关患病风险的检测,该检测国内仅有,收费很高。马大爷当即交了20元押金,拿着一瓶药回了家。
回家后,马大爷的儿子得知父亲准备买药的事儿,家人上网查询后发现,这是一种保健食品并不是药,其售价每盒500多元。在家人的一致反对下,马大爷才打消了购药的念头。
2 【老人不解】
待我这么亲的人咋可能骗我
请老人到宾馆免费听健康讲座,并为其免费检查身体,接着有人现身说法,劝老人买下价格不菲的药品、保健食品、治疗仪器等……这种事情并不少见,不少家庭都遇到过。
这种并不高明的营销方式或者骗人伎俩,为什么屡次让老人中招?一名老人的话说明了一些问题。
“他们(卖方)人都很好,待我很亲切。”胡大爷说,对方告诉他,只要买了药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需要随时给他们打电话。卖药的人还多次带着礼物去看望胡大爷,和他拉家常,感觉就像亲人一般。因此,胡大爷就放松了对这些人的警惕。
在采访中,洛阳晚报记者感觉到,在得知上当受骗后,相对于花费的几千元“药钱”,老人在感情上受到的伤害更大,老人不相信“待我这么亲的人咋可能骗我”。
“从心理上讲,老人对死亡和疾病会产生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他们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当商家宣传一种药的疗效时,老人往往对此深信不疑。同时,商家会对老人展开亲情攻势,嘘寒问暖,这让老人放松了警惕,并对产品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杨延卿说。
3 【子女反思】
对父母来说,关爱是最好的“保健食品”
当子女发现父母花费数千元购买药品或保健食品后该怎么做?市民伍先生的做法,值得人们思考。
“当我一心想着帮父母维权,讨回损失时,却没有思考父母为什么会上当。”伍先生说,他的好几名同事与他有着同样的想法。
通过与父母谈心,伍先生发现,自己平时忙于工作,没有了解父母的心理和需求,也没有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他认为,父母上了年纪后,和小孩儿一样需要别人的关爱,当遇到卖方的亲情攻势时,就容易上当受骗。
伍先生不仅给父母讲解如何识别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常识,还陪父母参加过几次免费的健康讲座。后来,伍先生的父母也能识破类似的营销骗局了。
“在现代社会,子女们忙于工作,陪伴老人的时间较少,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会有孤独感,而听免费讲座成了老人充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子女与父母某些方面的亲情空白恰好被商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所填充。因此,老人才会屡屡中招。”杨延卿说,作为子女,有事没事,应该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说说话,这些对老人来说,才是最好的“药”或“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