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一介 | |
□据
《法制晚报》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前,北京大学却失去了一位国宝级教师。9日20时56分,北大哲学系终身教授、《儒藏》总编纂汤一介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7岁。
如今,北大两位国宝级专家季羡林、汤一介均已仙逝,令人惋惜。
汤一介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5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探访】
办公室书架上摆着父亲的著作
汤先生的办公室在哲学系旁边的一个四合院里。
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反本开新》,左侧的书架上摆满了哲学书籍,包括汤先生的父亲、哲学家汤用彤的著作和汤先生的著作等。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这里看望了汤先生。
昨日上午,记者看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正在与汤先生的几个学生商量后事。
据王博介绍,为了悼念汤先生,北京大学将设置灵堂,15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家人】
汤夫人神色平静地说“已经哭过了”
昨日10时30分,记者来到汤先生的住处——北京大学朗润园13号楼。
房子外面种着一些花草,约60平方米的屋内陈设简单。
木质的沙发和其他家具显得很新,墙上挂着一幅朋友送给汤先生的书法作品,茶几上摆着汤先生的生活照及其著作。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汤先生的夫人乐黛云教授,还有汤先生的多名好友和学生。
面对朋友的开导,乐教授情绪平和,不时面带笑容地和朋友聊天、开玩笑,还调侃外国老人不会用手机。
乐教授身穿黑色套装,她手中的电话不时响起,均是好友打来的悼念电话。
“你看我现在的状态还可以吧,我昨天已经哭过了,现在很平静。生活还要继续。”乐教授说,在汤先生病重的三个月里,她一直在旁照顾,一直吃不下饭,就吃一些水果,喝一些豆浆,比之前消瘦了不少。
乐教授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已经回国,正在医院里处理汤先生的后事,儿子也将赶回北京。
【离去】
弥留之际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汤先生生前的最后日子。
一年多来,汤先生的身体一直不好,有时在家养病,有时去医院。
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到校医院看病,病情稳定。7日,汤先生住进北医三院,9日处于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的状态。
9日晚,汤先生因肝脏衰竭去世。汤先生逝世前夕,乐教授和女儿以及汤先生的学生、哲学系领导守在病床前。
“我想得开,我们对生老病死都能看开。”汤先生的学生李中华说,乐教授对救治汤先生的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
【追忆】
在病中仍然不忘
文化复兴
“上个月,先生还嘱咐我要文化复兴,没想到他会突然去世。”汤先生的学生李中华上个月去探望他,汤先生在病床上嘱咐学生要抓紧工作。
“可以说,他一直在工作。”北京大学儒学院副院长干春松对汤先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作”。干春松经常到汤先生家中,汤先生每天下午工作两个小时,房间里堆满了书籍。
有一次,干春松看到汤先生正在研究一本胡适当年用过的讲义,觉得汤先生太辛苦,就嘱咐他要休息。汤先生说:“我停不下来,我边工作边养病。”直到逝世前,汤先生还担任几个课题的主编。对普通教授来说,研究一个课题就已经非常辛苦了,汤先生对几个课题都不放松,经常询问各个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情况。
“先生刚毅木讷,温而厉。”因工作原因,王博与汤先生多有接触,在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他一丝不苟,表达学术观点非常直白,待人接物却非常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汤先生总是尽力满足对方。
相关链接
中国哲学问题的
思考者
汤一介于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汤用彤是哲学大家,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家风。
1951年自北大哲学系毕业后,汤一介留校任教,为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夫人乐黛云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
2002年,汤一介提出编纂《儒藏》的建议,2004年初,他任组长的《儒藏》编纂工作小组正式启动工作。
2012年,汤一介获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将他描述为:“汤一介先生力主思想对话,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他所主张的普遍和谐、中国解释学和新轴心时代,激活了融通中西的世界之中国;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弥伦群言而精研一理,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
今年6月19日,抱病在身的汤一介出席了十卷本《汤一介集》的发布会:“我想继续写文章,讲我的感受,讲我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讲我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或哲学工作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供大家参考,解决问题则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我应该继续努力,把我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这样才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
汤一介反对人们用“国学大师”称呼他。他认为,“大师”应该有一个思想理论体系,而他自己只是中国哲学问题的一个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