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辰老著文《南大街有条黉门街》(见本报2014年5月7日C01版),介绍位于老城南大街南段的黉(hóng)门。可为啥这儿会设黉门呢?文章留下了悬念。近日,读了文史资料,我才弄清黉门的来由:黉门与农校街上的察院有关。
农校街原名察院街,因为清河南府察院设于此。它是仅次于河南府衙的大衙门,在行政监察、参与司法议罪的同时,也可直接受理百姓官司(在曲剧《卷席筒》里,小仓娃就是到察院告的状)。
察院还有一大职能,就是负责科举考试。科举制度到明清,已经很完备了。院试(县、府)、乡试(省)和会试(京城),三级考试,壁垒森严。乡试第一名是解元,会试第一名是会元。会试之后还有皇帝主持的殿试,状元是殿试第一名。不难想象,当年的院试是多么热闹。考生们揣着读书做官梦,自南大街的黉门鱼贯而行,前行几百米,西拐到察院,肯定是信心满怀。
察院早已不存。1910年,这里成立了省立洛阳蚕桑学堂,1919年改为河南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抗战时期此校曾迁往卢氏县,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农校街小学。据20世纪50年代常在此玩耍的孙乃胜先生回忆,当时校园操场是凹下去的,深近1米,是考场,北面有月台,月台为监考官所在地。在操场凹下去的土崖处,有六七十根石条,上面刻着字。他见过“天”“地”“日”,是按“天地玄黄,日月洪荒”来排序的。字有10厘米大小,用来给考生定位置。这是当年科举考试留下的遗迹。
与黉门相呼应的是察院西侧的奎星楼(也叫文昌阁),具体位置就在现农校后街南口。此楼跨街而建,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下面叫奎星洞,可过车马行人,上面有奎星手持朱笔点状元的塑像。旧时,奎星是传说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为文运之神。因“奎”与“魁”同音,魁又有首之意,故有把此楼叫魁星楼的,楼在1950年前后被拆除。
■投稿邮箱:
wbheluo19@163.com
■电话:
0379-6523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