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门票免不免,关键看“内功”
她能“训斥一节课”,你敢不送礼?
■微论撷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 年 9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洛浦听风
她能“训斥一节课”,你敢不送礼?
本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新闻背景】 近日,哈尔滨一女班主任因教师节没有收到学生的礼物,训斥学生一节课,随后学生凑钱、贴班费为其买礼物。该县教育局通报称,已令涉事班主任退回礼物,撤销其班主任职务并停止其教学工作。此外,该班主任与校长均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详见今日B03版报道)

    教师节刚过,对教师的礼赞言犹在耳,却爆出班主任因未收到礼物而咆哮课堂之事,这虽属个案,但其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亦值得探讨。

    该不该送礼?这本来不是个问题。教育部门说得多了,老师们也承诺再承诺。今年7月,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了6条禁令,禁止教师以任何名义收礼,狠刹教师失德收礼的不良风气,但这样的禁令显然没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因为“送”与“被送”的基本是利益共同体,除非为了“钓鱼”,否则谁会一边给孩子的老师送礼,一边去实名检举?

    于是,有人批判家长的投机心理:以礼物为“润滑剂”指望老师“特别关照”。这话说得没错,家长与老师间的“礼尚往来”永远是单方面的,属于权力资源的赎买。主动投其所好,是为孩子好;被迫随大流,也是怕被老师记恨。如果不能约束教师在职务行为中自由裁量的权力,又怎能禁绝家长送礼的行为?

    今年,有媒体对广州的家长进行民意调查,数据显示,超半数家长称会给老师送礼。这样的数据并不稀罕。值得追问的是:教师节过去,有几个老师因为收礼而被禁令吓住了呢?

    前几天,江苏扬州一疑似幼儿园老师甚至在网上炫耀有家长送大闸蟹,直言“更喜欢人民币”。真相也好,高级黑也罢,都反映了一个令人心照不宣的事实:在约束教师收礼层面,制度与监管所秉持的“不诉不究”原则,基本被现实所归谬。

    她敢“训斥一节课”,你敢不送礼?这话当然不是要对这个班主任落井下石,而是在提醒大家,在教育自由裁量权力无限大的环境下,若不能约束好执教者挟私报复的“合法伤害权”,家长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不送礼?

    一节课怎么上,家长不知道;体罚或“心罚”,孩子不说或不能分辨,家长还是不知道。监督这回事,对于教育而言,基本是“家事”。这是家长选择送礼求心安的根本所在。要真正让教师职业风清气正,透明的职务行为、给力的外部监督,才是有效之举。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