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营老营房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 |
□据
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
核心提示
“九一八事变”爆发83年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地还有遗迹吗?记者日前寻访到事变爆发时的三大关键地点:柳条湖铁路爆破点、炮击北大营炮弹坑及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还原当年日军点燃14年侵华战争第一把战火的路线图。
——“柳条湖事件”
爆破点在哪里?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制造了“柳条湖事件”。随即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爆破点在哪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助理崔俊国带领记者来到了博物馆北500米处的长(春)大(连)铁路附近。“就在这里,从大连算起404.444公里处。”他指着不时疾驰而来的列车说。
崔俊国说,这一地点是经过学者多年考证,加上历史照片辅助,再根据当年的亲历者胡广文老人经回忆所绘制的地图最终确认的。
对此,日本殖民机构满铁的档案资料中也记载,爆破地点在长大铁路(原南满铁路)从大连起404.444公里西侧单轨接头处。
当年的爆破点如今已经无迹可考,甚至连一块文字说明的牌子都没有。在昔日的长大铁路一旁,修建了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的高铁,列车呼啸而过。
——炮击北大营的第一发炮弹打在哪里?
日军炮击北大营,第一发炮弹的落点,时隔80多年还能找到吗?
在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辽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距离爆破点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的望花南街。
平坦的马路,两旁是整齐的楼房,唯有两棵三层楼高的老榆树,仍是旧时的见证者。72岁的老住户温和说:“10年前,这里还有个大坑,听说是日本人修的,原来是个塔,塔没了,基座还有,修得很结实。”老人指了指脚下的柏油路说:“原来这个坑就在这里,后来修了路,填平了。”
“日军首发炮弹并没有击中北大营。”王建学说,但日军占领沈阳后在炮击北大营的第一个弹坑处修建了纪念塔,抗战胜利后,塔被推倒,基座尚存。
——北大营今天还在吗?
北大营是张学良东北军的精锐部队所在。史料记载事变爆发时,北大营尚有驻军7000人左右,但由于执行不抵抗政策,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被七八百人的日军攻破。
83年了,北大营今天还在吗?崔俊国和王建学二人带记者从弹坑处驱车东行,沿途路过北大营东街、北大营西街。“真正的北大营并不在这里。”崔俊国说,每逢“九一八”纪念日,有些学者甚至日本人寻找北大营遗迹,都找错了,他们以为北大营东街、北大营西街就是当年的北大营。
真正的北大营居然在柳林街边上。王建学领着记者来到一栋灰色的老房子跟前,“你看,白洋灰砌缝,青砖铁皮瓦,这就是北大营的老营房”。
现存北大营老营房仅有两栋半,约100米长、7.5米宽。2012年,沈阳市文物局将这几栋残存的营房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在营房附近生活了50年的陈兴华说,北大营原有营房29栋,“是很大的一片,目前仅存的是马房和骑兵住的房子”。
陈兴华还提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手绘了一幅北大营的平面示意图,仅从图上看,北大营在解放后仍基本保留了原样,面积很大,气势恢宏,“但老营房一点一点就拆没了,再不保护就晚了”。
王建学认为,北大营见证了两个“第一枪”: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第一枪,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的第一枪。“作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北大营,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王建学说。
声音
让历史照亮未来
□据 新华社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再回首:开门揖盗酿成奇耻大辱
不足800人的日军,几个小时就攻陷近7000人驻守的东北军北大营,不足24小时,沈阳全城陷落。
“不抵抗等同于开门揖盗、任人宰割,这是莫大的耻辱。”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东北军,在事变爆发前都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没有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和军事准备,战事未开,胜负已定。
再思考:以史为鉴汲取教训与智慧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怕挨打。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超说,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陷入列强瓜分的境地后已无力挣扎。事变爆发前,日军多年陈兵城下,当时的中国已养成了怕挨打总挨打、割地赔款换太平的习惯。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胡玉海说,“九一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面对侵略,躲不了也避不开。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克敌制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刘长江说,痛失东北的张学良,深刻认识到内乱不止才会招来外侵之寇,遂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才再次空前团结起来共御外侮。
再出发:拒绝遗忘承担起复兴伟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绝对容不下沙子。”王建学说,对于日本政府今天的所作所为,纪念“九一八”更具现实意义。“九一八”就像是清凉剂,让我们清醒地看清现实,向未来出发,承担起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