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北辰 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
82岁的寇北辰是一位老洛阳。谈起《经典洛阳》,他首先提到洛阳晚报记者孙钦良,“孙钦良很勤奋,写稿子文思泉涌、倚马可待,很不得了,我很佩服他”。
寇北辰坦言,猛一听《经典洛阳》的名字,觉得它太宽泛,中国历史大多与洛阳紧密相连,哪些能写进《经典洛阳》,需要记者认真筛选。
寇北辰最近在看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史料。通过阅读各种版本的资料,他得出一个结论:“做历史研究的人,首先要考虑资料是否可靠,不可靠的不能乱写。”
寇北辰建议《经典洛阳》多刊登一些“笔记体”文章,也就是说,洛阳晚报记者应该在研读历史的同时,做好读史心得笔记,发现历史细节,在此基础上撰写《经典洛阳》稿件。笔记具有资料性和可靠性,也更有趣味性,能吸引更多读者阅读。
作为文史学者,寇北辰认为,写历史要符合三个标准,即“信、达、雅”,这原本是翻译作品的标准,但也可作为撰写文史稿件的标准。
“信、达、雅”,简而言之,即“忠实、通顺、美好”。《经典洛阳》反映河洛历史,从历史中寻找与洛阳有关的知名人物、重大事件,也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忠实于历史事实,使文章通俗易懂,在此基础上精心打磨,努力使其成为一篇篇美文。
“写历史的底线是不能戏说历史。”寇北辰说。他建议记者们要深入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历史人物的居住地采访,取得第一手资料。
“希望《经典洛阳》离老百姓的生活近一些,不要让读者摸不着边际。”寇北辰语重心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