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跟喜 |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水、蝗、风、雹灾害严重,加之兵匪祸害,民不聊生,百姓逃难者众多,河南灾民迁徙规模之大,实为罕见。张钫先生倾力救助灾民,被河南灾民誉为“老家长”。其中规模最大者有两次:一是1929年到1932年间,张钫先后任职河南建设厅、民政厅厅长及河南赈务会主席期间,组织向河北及东三省移民30万人;二是1938年到1942年间,花园口溃决,日寇侵凌,水旱蝗汤造成大批灾民外流,张钫在陕西安置河南逃难者不计其数。
第二次移民源自花园口决堤,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寇沿黄河西进,于1938年6月9日炸开花园口,造成黄河洪水肆虐,黄泛区百姓为求活命,群体外逃,沿陇海线向西者最多,时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的张钫利用在军政和商界之关系,不遗余力,奔走呼吁,组织各种慈善救济活动。
1940年,张钫会同12名政要向国民政府提交《黄河决口被灾难民急应广筹移垦提案》,在提案中详述了黄泛区域17县140余万灾民之悲惨困苦境况,认为政府赈济犹如杯水车薪,需大举移垦,予以安置为要。张钫认为,战地灾民多属学商各界及稍有资产之家,战后仍有返家之愿,黄灾难民除农田外再无生活能力,国家“为筹永久生计之责,虽不能于咄嗟间全数安插,惟救人救彻,只有移垦,难民才有生存活路。”并提出详尽落实意见,如选择陕西黄龙山、宝鸡凤县、川北平武一带为垦区等,并招致资本家组织垦殖公司,同时安置灾民向川、甘、青等省大规模移垦。1941年3月,张钫作为国民党候补中执委,又会同13名委员向在重庆召开之全会提交《为黄灾惨重,请政府查照本会第六次决议救济黄灾办法,迅即执行,以救灾黎而利抗战案》。张钫一方面在政府层面斡旋运动求得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动员各界组织实施,安置了一大批难民在西北地区落户。
1942年,河南罕见大旱,庄稼绝收,加之战祸绵延,被灾92县,饿殍遍地,难民复又成群结伙逃亡陕西。张钫时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寓居西安,遂以旅陕同乡会会长之名,邀请在陕名人士绅至冰窖巷“张公馆”,动情言说:河南大旱,日寇侵害,灾民逃陕,沿街乞讨,露宿街头,其惨状有目共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希望大家出资相助,灾民将铭记不忘。遂征得大批善款,张钫亦将其在汉中40顷水田变卖,捐济灾民,电影《1942》关于张钫愿捐一半家产以救灾民之说即源于此。
其间,张钫组织在西安北关红庙坡砖瓦厂和城东韩信寨附近设立“难民收容所”,办粥场,救灾民于危难。同时,为永久计,张钫还在西安成立“移民处”,开办“西北移民垦干班”,征得灾民自愿,移送西北等省垦荒自救,其困厄万状,纷乱冗杂,难以细述。据有关史料可知,张钫为了救助沿途灾民,曾动员胡宗南、马步青、盛世才等在兵营内安顿河南逃难乡亲。
张钫于乱世之秋,致力慈善公益,有口皆碑,尤其赈济救助河南灾民之功,惠及百万人众,豫人至今难忘。西安道北,即当年灾民聚居之处,人口绵延至今,陕西宝鸡,甘肃张掖、酒泉一代,今仍有“河南村”,皆当年移民后代。关于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台湾“国史馆”皆有大量文献资料存在,有心读者,可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