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贾虎用南阳玉仿造了生死珏,而真正的生死珏被海严和梅子好好地保管着。
1980年农历正月十五上午10时,偃师县政府在政府楼前举行隆重仪式,接受即将举家外迁日本的海严和梅子捐赠“国之六器”。
仪式规格很高,省外事部门官员、洛阳地区行署主管专员、县长及县直有关部门人员出席。
选择在偃师捐赠生死珏,是赵峰和梅子两人的一致意见,因为生死珏是在偃师发现的,更因为贾勋的原因。
时光荏苒,16年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到了1996年8月底,72岁的赵峰和70岁的梅子在孙子赵玉、孙女赵兰的陪同下,从日本回到了偃师邙山,因为听说邙山各村村民集资把古圣寺复建了,他们激动得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思乡心切,不顾儿女的劝阻执意回国。
在偃师,赵峰一行就住在牙庄村的杨春家,杨春快70岁了,自始至终陪着他们。三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杨春问:“梅子,你爷爷要生死珏干啥?”
赵峰摇了摇头,没有吭声。
梅子说:“迷信呗。我们回到日本的时候,爷爷已经过世12年了,听爸爸说,爷爷想用生死珏的神力来挽回日军日渐衰败的局势。他忘了人养玉、玉护人的道理,中国汤王的玉怎么会护卫日本天皇?战争结束后,爷爷把生死珏从神社拿回来供奉在汤王像前。”
杨春又问:“那你父亲的态度呢?”
“爸爸是大学历史教授,精通中国历史、日本历史。爸爸一直认为,日本最终会败给中国,日本才有几个人,中国人团结起来,那力量有多大,不敢想象。他劝过爷爷,不要为了生死珏害死孩子,可爷爷就是不听。”
他们去了汤王陵。三位老人发现原汤王坟处拢起了如山的土丘,坟前重塑了汤王像,但没再建汤王庙。三人在汤王像前烧香叩头。
乱坟岗也有所改变,他们把伊力墓穴的塌陷处填平,并拢起了土丘,有了坟的模样,然后又在坟前立了石碑,石碑上用隶书阴刻,右边刻的是“阿衡伊尹九十一代孙、唐朝伊力先生之墓(777-819)”,左边刻的是“赵沟村人赵峰偕夫人赵小梅公元1996年8月29日立”。
最后他们去了古圣寺,古圣寺复建得金碧辉煌。在年轻人的搀扶、陪同下,三位老人进到大殿,殿里有个光头老头儿在打扫卫生,老头听见人声抬起头,原来这个老头是木村,不,是无能大师,今天他专程从白马寺过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在此地出现,眼睛里流露出的是莫大的惊喜。
又是4年过去了,2010年国庆节,在牙庄村文化大院里,正在举办一场热闹的婚礼,新娘子是牙庄的闺女、贾虎的孙女,叫贾瑗;新郎官是个日本人,叫赵玉,是赵峰和梅子的孙子。这两人是怎样走到了一起呢?这还得从贾瑗说起。
贾瑗,贾家少有的美女,声音甜美、气质优雅。贾瑗高中毕业后放弃一本,学了三个月的日语,就去日本留学,用了4年时间拿到学士和硕士学位,回到北京发展了一段时间,2007年考入洛阳文博系统,专司重大活动的接待讲解工作,是洛阳目前唯一一个会用中、日、英三种语言,熟练讲解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天子驾六、洛阳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她身高1.7米,性格上有贾虎的沉着干练和冷静机智。
21世纪初,贾瑗在东京上学时,去拜会年近80的赵峰时被赵玉见到,赵玉从此穷追不舍,从东京追到北京,再追到洛阳,这一点像他的奶奶梅子。直到2009年年底,赵玉的真诚打动了贾瑗,俩人订了终身。赵玉还送了首古体诗给贾瑗,来纪念他们的相爱历程,诗名叫《长爱行》。
2010年国庆节,一对新人在牙庄村文化大院举行了热闹的婚礼,贾家和赵家在文化大院摆了60桌酒席,宴请远亲近邻。年近80的杨春和赵玲,年逾80的赵峰和梅子及其后代全体回国参加婚礼。
婚礼上,赵玉、贾瑗在典礼台前并排站定,一个西装革履、仪表潇洒;一个旗袍加身、雍容华贵。天作之合,比翼相伴,连理共生。
这真是玉色瑗姿。
(摘自《玉色瑗姿》 贾海修 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本连载结束,敬请关注下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