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晕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清官。那么,什么样的官才算得上清官呢?
我想,他首先得像东汉的刘陶一样,敢于说真话。
刘陶,累官侍御史,封中陵卿侯。他乃贵族后代,但未沾染公子哥儿的坏习气。他轻富贵、重志趣,所交之友,都是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他看不上的人,即使再有钱有权,他也不屑于结交。
刘陶是从历史上最有名的官办学府——洛阳太学毕业的。
太学遗址在今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公园南边,大致位于伊滨区佃庄镇太学村(亦称大郊村)一带。
东汉时期,能进太学读书学习的,多是皇亲国戚、士大夫之流,与朝廷关系密切,可以议论朝政。也就是说,太学生说的话,上层能够听到。
当时,外戚梁冀擅权专政。梁冀自恃扶持皇帝有功,自名“大将军”,常常带剑上殿,朝中大小政事都由他决断。官员如有调动,必须先向他谢恩,才能上任。有个太守,只因受命后没去拜见梁冀,便被腰斩。
这是一个比魔鬼还凶狠的人物,一般人不敢招惹。
太学生刘陶却不怕梁冀!他给梁冀的“名誉老板”——汉桓帝写了一封信,中心意思如下:陛下您坐在屋里,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不光大祖宗基业,反而任由权臣祸乱国家,完全忘了百姓的疾苦、战争的残酷,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
这真是不要命的节奏,不但骂梁冀,而且骂皇帝。汉桓帝被刘陶骂蒙了,却也被刘陶的赤子之心打动了。他本来就对指手画脚的梁冀颇有意见,耐着性子等待时机收拾梁冀。刘陶“骂”到了他的心坎儿里,因此他并没有处罚刘陶。
骂蒙群臣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天灾不断,蝗虫啃庄稼,活人吃死人。有些大臣认为百姓买不到吃的,是因为通货膨胀,钱不够花,只要多铸钱币,就能解决问题。皇帝糊涂,竟也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那些能看出症结所在的大臣,眼见天下混乱,大概认为说了真话也无太大作用,懒得多管闲事,于是装聋作哑。
刘陶不得不再一次站出来开骂:你们脑子进水了吗?现在真正可怕的事情,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老百姓没东西吃啦!民以食为天,没粮食,铸再多的钱有啥用?想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关键在于减轻赋税,停止剥削,大力发展农业!
这一骂,如点了一枚“二踢脚”,炸得满朝文武哑口无言,炸得皇帝一脑门子冷汗,铸钱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接二连三地骂人而不被封口,好像刘陶生活的时代并非全然黑暗。事实是,再黑暗的时代,也有勇士点燃火苗。
刘陶知道,与上层对抗是有风险的。他在开骂前,早已作了必死的准备。在他传世的几篇奏疏中,几次提到:我自知一定会获罪,为天下人所耻笑,但我还是要说真话!
到最后,刘陶确实因说了真话而被杀。
只是,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死亡都不能阻挡他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