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跟喜 |
|
张钫先生重视教育,可谓殚精竭虑、功德无尽,兹再举两例。
一、张钫与河南大学。河南大学1912年初建于开封,为当时河南省唯一高等学府。学校经费筹集、人事荐用、迁徙安置等各项办学事宜,始终得到张钫先生的关心支持。在抗战期间,中原遭受日寇铁蹄蹂躏,学校皆疏散南迁,河南大学拟迁至四川万县,张钫先生认为河大乃省立学校,为培养河南青年计,力主其留在河南境内。1938年秋,张钫先生举荐王广庆为河大校长。1939年5月,河大于颠沛流离中迁至洛阳潭头,当时经费拮据,困厄百端,张钫屡次从其创办的观音堂民生煤矿调拨款项予以济助。河大在潭头5年间之办学经费,因张钫努力游说河南省省政府主席程潜等,得以按期如数拨付。
1942年,河南大学向教育部申请,拟将省立学校改为国立,张钫大力推助,并致函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举荐王广庆继任校长职务。函文曰:“立夫仁兄部长勋鉴:河南大学为敝省唯一高等学府,此间改为国立,益宏造就,至慰群望。王校长宏仙(先),艰苦支撑,已历数载,可否仍令继任,以资驾轻就熟,且……为中州文人宗仰。”
1944年5月,日寇占领潭头,河大师生蒙难,经荆紫关逃往西安,张钫为了师生安全到达,先行至豫陕要道龙驹寨予以接迎。师生到达西安后,惊恐未定,张钫遂将千余师生安置于西北中学和中州会馆内,并动员西安市民赶制大饼,以解师生饥饿冻馁之苦,学校劫难尚存之图书仪器也得以妥善存放于会馆内。后通过努力,河大暂被安置于宝鸡石羊庙,所需经费,大都由张钫指示从河南同乡会募捐解决,凡资金不足时,张钫即动员社会各界捐助。为了寻找妥当办校地点,张钫偕同校长田培林在西安城内走访数日,竭尽努力,甚至在街头以泡饼充饥。日寇投降后,河大返迁开封,资金无望,张钫即同河南善后救济署署长马景森一起争取到一些经费,使河大于1945年10月顺利迁回开封。
张钫先生曾多次捐赠图书给河大,诸如《新安县志》《历代军事分类诗选》《鲁岩所学集》等,至今尚存于河大图书馆内。河大师生尤为难忘的是,张钫1947年在河大的一次学术演讲,主题为殷墟甲骨文发掘之经过。张钫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期间,中央研究所与河南省古物保存委员会就发掘殷墟甲骨文及文物去留等问题发生纠纷,张钫作为此事三专员之一,竭力调停,最终使安阳古物得存于开封。
二、张钫与嵩岳中学。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张钫先生身体力行,常以此言喻人。1939年8月,张钫先生在其家乡铁门创办私立嵩岳中学,所用经费皆由其民生煤矿开支,所聘教师多为河大毕业生,亦曾聘用进步人士武剑西任校长。嵩岳中学设于一小学院内,因校舍狭窄,张钫即让部分学生宿于公馆后花园之“蛰庐”内。嵩岳中学还建有“伯英图书馆”,藏书丰富,皆为张钫捐赠,如《四部备要》《万有文库》等。日寇占领洛阳时,学校被毁,抗战胜利后,即予恢复。抗战期间嵩岳中学曾收容东北流亡青年,容留中共地下党活动,允许学生阅读进步刊物,创办进步板报《流火》,张钫的女儿张广敏曾主演抗日话剧《汉奸的女儿》,其进步开放之程度,可见一斑。
“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张钫先生毕生践行于此,不尽言言,念之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