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民居中的望楼 |
|
核心提示
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媒体记者组成的中央媒体采访报道团来我市采访报道文物保护工作。作为采访团此行的第一站,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的古村落给采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1 昔日王谢安居地,雕梁画栋今犹在
18日下午,采访团一行20余人刚出连霍高速洛阳站,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2013年,卫坡村被文化部、财政部、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14年,又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卫坡村村支书卫世龙说,目前,卫坡村现存清代民居建筑16所,沿一条长约180米的青石板路南北分布,路南全是七进院,路北则是五进院,分别有卫氏北祠堂、靠山窑洞、天井窑院、私塾院等。
五进院的文官宅第在路北,门口的“门当”“户对”格外显眼,踏入五进院,各种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过天井、走穿堂,就来到了月台,月台正对着的是过厅(客厅),整个过厅面积超过100平方米,12扇精美雕刻的木门镶嵌在内。再往“深处”走,是堂屋和后院,分别是主家和下人的居所。整个院落有三条直通道路,中轴线道路宽敞,两侧道路狭窄。
记者在后院发现一个明显高过整个宅第的后门,冲宅内的一方有一条颇为陡长的台阶,这叫“望楼”,“望楼”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安全通道和瞭望塔。
2 “魏紫”诞生于此,亲兄弟不同姓很常见
卫坡村目前人口近1800人,拥有豫西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早在北宋时,卫坡村是宰相魏仁溥的私人花园所在地,酷爱牡丹的魏仁溥以重金买下一株紫色牡丹后,将这绝世国色移植于此,悉心培育,闻名后世的“魏紫”牡丹便诞生了。清初,祖居黄河以北轵城(今属济源市)的一支卫氏族人为避战乱,迁居于此,并将“卫”改为“魏”。清乾隆年间,卫氏族人在朝中做官,开始营建卫氏老宅,后经近百年修建,形成了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在清代,卫氏先后出过4位诰命夫人、20多位七品以上官员,富甲一方。清末,卫氏家族逐渐衰落下来。村里现存的古建筑,大多建于嘉庆、道光年间卫氏家族兴盛时期。
在向采访团讲述卫氏历史的时候,卫坡村的一个奇怪现象令人匪夷所思:村中不少家庭的父子、兄弟居然都不同姓。卫世龙的亲哥哥姓魏,卫世龙说,关于此事有不少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除了族人迁居此地后,主动改姓以求安全,还有一件趣闻:清朝有一年,洛阳遭遇大灾,卫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大灾过后,官员在向皇帝陈述灾情时,误将赈灾有功的卫氏写成魏氏,结果,皇帝赏赐给卫氏的皇封和匾额上都成了“魏”,卫氏族人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离开卫坡村外出闯世界的族人都自称姓魏。
1998年,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同意卫氏改回本族姓氏,但常年在外的族人因为手续麻烦等原因没有更改,开明的卫氏家族仍然将他们的名字写在族谱上。
3 古村落将焕发生机,新民居堪比别墅
今年6月,由中辉煌集团投资、洛阳市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全面展开。在卫坡村,共有16所清代民居在修复之列,目前卫氏北祠堂、文官宅第等9所已经完成修复。
卫坡村村委会主任卫迎军介绍,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占地1300亩,包括以魏紫花园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以仿明清风格建设的历史名村商业开发,特色村民安置院落等,风格独特,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将成为洛阳新的旅游文化名片。
卫迎军告诉记者,规划之初,身处修复之列的清代民居内住着不少老人,为妥善解决安置他们,开发方在卫坡村东南部建了安置房,其中两层半式的连体住宅318套,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新建仿古式单元房200套,约3万平方米。两个小区连为一体,全部建成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
记者在参观这些安置房时发现,其内部整洁、明亮、宽敞,一楼为客厅、厨房,二楼为卧室,“楼中楼”的设计堪比小型别墅,而且,这些安置房在村民搬入之前已经全部装修好,村民可免费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