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的包
不装粉饼 装温度计
□记者 李砺瑾
“当记者以来,我买的包是越来越大了。”昨日,本报社会采访部的小王说。又大又重,这算是女记者包的共同特点。
时政采访部的小李称过自己随身背的包——4.2公斤!打开一看,里面就像个杂货铺:iPod、手机、移动电源、移动硬盘、数码相机、录音笔、上网本、钱包、钥匙、木糖醇、纸巾、名片夹,还有采访本和至少3支笔。
口红?化妆镜?粉饼?这些在女记者的包里很少有,但她们往往带着别人不带的东西。
小王已经写了两年问暖热线系列报道,一到采暖季,她的包里就会装上一支温度计,以便测量市民家里的温度是否达标。
不少戴隐形眼镜的女记者包里还常年备有隐形眼镜盒和药水,以便随时下县、出差。
有人称女记者为“女汉子”,她们也许上午还在会场上正襟危坐,下午就出现在事故现场,她们上工地、探班房、下社区、逛菜市场……女记者们,是不是比汉子们“功能”更全?
|
张晓理汽车后备厢里的部分“宝贝” |
老牛的后备厢
没有找不到 只有想不到
□记者 李砺瑾/文 张斌/图
消防靴、防毒面具、头盔、应急启动电源……如果这些东西出现在本报图片总监、摄影部主任张晓理的后备厢里,您别奇怪,这可都是他的日常装备。
张晓理网名“老牛”,在报社,年轻人都喊他牛哥。什么女记者的包、男记者的衣柜、夜班编辑的抽屉,都不如牛哥的后备厢“牛”!
这里有凉鞋、拖鞋、登山鞋、消防靴,有不同季节穿的冲锋衣。一次采访,气温骤降,牛哥就从后备厢里给同行的记者翻出来了三件冲锋衣。
萨其马、矿泉水、餐巾纸,这些牛哥常年备货,外出采访不怕没饭吃。车胎没气了,后备厢里有给轮胎打气的气泵;车打不着火了,后备厢里有应急启动电源。
去年4月,我们在四川雅安震区采访时,牛哥后备厢里的电源排插可“立了大功”,两台电脑、四个手机都靠它和汽车联通,保证了写稿、传稿的顺利进行。
“去地震、火灾、危险品泄漏现场采访,头盔、防毒面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一次,在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别的媒体记者都在警戒线外干着急,却见牛哥戴上防毒面具跟着消防队员冲了进去,那速度、架势,不知羡煞多少同行。
牛哥能“快人一步”,也能“高人一头”,他的后备厢里还有一架摄影梯。两肩各挎一个相机,上衣口袋里塞着闪光灯,背上沉重的摄影梯,奔跑在新闻现场——牛哥上场,还真少不了这个后备厢的强力支持。
男记者的衣柜
善“变”的男记者
□记者 赵硕
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了乡,面对场合迥异的采访,男记者们的着装也得随机应变。行头不对,闹了笑话,不仅是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还会让自己成为圈儿里的“笑话”。这里晒几个男记者的着装小故事,瞧瞧他们是如何善“变”的。
●热线记者跑现场:“水渠决口,穿短裤去更方便”
今年初夏,天还不太热,热线记者郭秩铭夜里接到电话:邙山渠决口,水都流到村里了。
挂了电话,小郭拿起采访本和相机就要往现场赶。郭妈妈心疼他:“夜里山上怪凉,穿长裤子吧。”小郭却摇摇头:“水渠决口,现场肯定是‘水’‘泥’路,穿短裤去更方便。”
●时政记者去开会:翻箱倒柜才找到一套旧西装
热线记者经常面临突发情况,怎么方便怎么穿。时政记者就不同了,由于经常要出入比较正式、严肃的场合,他们在接到采访任务后,都得三思而后“穿”。
今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全市烈士纪念日公祭大会在洛阳烈士陵园举行。接到采访通知后,上岗不久的时政记者潘立阁发愁了:“这么严肃的场合,得穿得正式点儿,可我平时都是休闲打扮,去哪儿找正装?”
最后,小伙子回家翻箱倒柜总算找到一套多年前穿过的旧西装,才勉强过关。
●摄影记者拍照片:“身体得扭曲,裤子不能紧”
摄影记者绝对是男记者中的“战斗机”,在新闻现场,他们为了找角度,爬高上低是常有的事儿。
摄影记者李卫超多次到电网改造现场采访,爬楼顶、上砖堆,他的经验是“角度不好找,身体得扭曲,裤子不能紧”。
夜班编辑的抽屉
让夜班充满能量
□首席记者 陈兵
一个夜班动辄从申时(午后3点到5点)延至次日丑时(凌晨1点到3点),甚至黎明时分,编辑们一手执红笔,一手拿大样,穿梭于数百平方米的采编大厅,穿高跟鞋者必定脚力不胜。于是,抽屉中的拖鞋上阵,助人健步如飞。编辑的抽屉里还有哪些神器?让我们打开一男一女两位首席编辑的抽屉,一窥究竟。
男编辑
各种提神饮品在抽屉里“开会”
“一杯绿茶提神,一杯咖啡醒脑,再来杯马黛抗疲劳,全球三大饮品,都在本小编办公抽屉内‘开会’。”6日下午3点40分,甫一落座,李喆就从抽屉中摸出一包茶叶。一杯热饮下肚,无论是下午4点参加编前会时凝神记录,傍晚6点因分稿上版而错过晚饭,晚上10点因更换稿件而无暇吃夜宵,还是次日凌晨下班回家后饥肠辘辘却无力开火,“胃都不寂寞了!”哪怕盛夏时节,也少不了这杯热饮。
2004年入职当记者,2009年调岗当编辑,32岁的他现在已经是洛阳晚报首席编辑。做头版,编要闻……回忆5年夜班编辑生涯,李喆的总结简单两个字——熬人。与之相对的,是抽屉里的“秘密武器”越来越多。
打开三个抽屉:其一放药品,三黄片、安神颗粒、健胃消食片、保和丸等应有尽有,下火促消化,养胃保睡眠;其二放食品,牛奶、钙奶饼干、法式小面包等品种丰富,夜间繁忙之际,可止腹中咕咕叫声;其三放办公用品,红笔、蓝笔、编辑出版流程表充盈其中,都是做版的“得力助手”。“夜班编辑的抽屉,就是工作的‘充电宝’。”李喆说,虽然夜班有点儿苦,仍觉甘之如饴。
女编辑
编版少不了创可贴
6日下午,拨拉着抽屉里的物件,首席编辑杨文静说:“其实我们夜班编辑抽屉里的东西都差不多,忙起来没工夫吃饭,都得备点儿哄肚子的,咖啡、茶叶是熬夜时提神的必备饮品,纸、笔之类的更不必说了……我就给你看三样你想不到的吧。”
第一样是折扇。大冷天用折扇?“折扇呀,四季适用。”杨文静调侃道,“别看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风,有时候稿子太多,又要调版,难免满头大汗,有把扇子,清风送爽。”
第二样是创可贴。这小东西就在第一个抽屉最边上,干编辑怎么还用得着这个?“大样纸如刀!尤其是刚从打印机里出来的A3纸,特别是在冬天,一不小心它就让你‘受工伤’!有时候伤在虎口上,动都不敢动,贴上这玩意儿才好继续干活儿。”杨文静伸出手来,“这十个手指头,一半以上都被纸割伤过。”
第三样是木头人。这个木头人头上画得花里胡哨的,身上穿着纸做的衣服。“孩子弄的。”她说,偶尔家人有事,没人带孩子,我就不得不把她带到单位,小家伙知道妈妈上夜班辛苦,也不闹,给她白纸、彩笔、木头人,自己在会议室里能玩儿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