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座瞭望塔海拔三百零三米,因此也被称为“三〇三高地”,在塔上工作,陪伴瞭望人的只有呜呜风声 |
| 时刻关注塔下8700多亩的绿树森林,就是瞭望人一天的工作内容 |
| 爬坡度近90度的铁梯到塔顶时,瞭望人必须紧握住栏杆,并让身体保持直立 |
|
核心提示
11月,我市进入森林防火期。在龙门东山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是爬五层楼高的铁梯,到不足5平方米的瞭望塔顶,时刻关注着塔下8700多亩森林,以防有火灾发生。
他们是龙门东山瞭望人,也是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守护者群体中鲜为人知的一部分。
1【坚守】 不到5平方米的塔顶,是瞭望人一天的活动空间
龙门东山,是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在这座山的最高处,有一座高15米左右的瞭望塔。为守护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地在塔上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11月,洛阳进入森林防火期,瞭望塔上工作人员的警惕性也随之提高。瞭望塔有五层楼高,只有一个坡度近90度的铁梯通向塔顶,登塔时必须紧紧握住铁梯的栏杆,并让身体保持直立,难度着实不小。
瞭望塔塔顶不足5平方米,可这儿就是守塔人一天的活动空间。“遇到好天气,往北能看到邙山,往南能望到伊川,往西是龙门西山,往东是二广高速。”一名工作人员说。
不过,这远处的万家灯火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关心的只有塔周围那大片森林。“大风和干燥的天气,对我们来说是最危险的。”这名瞭望人说,一旦在白天看到烟或在晚上看到火光,他们会第一时间通知驻守在龙门东西两山上各个点的工作人员。每隔两个小时,这些分散在东山和西山的工作人员,都会在对讲机中说句“正常”,好让大家放心。
除了在塔上瞭望,每年9月他们还要割山上的草,因为当青草变成干草时,就会成为安全隐患。
2【心声】 日子简单而枯燥,最难熬的是孤独
解顺生是龙门石窟景区管理处东山管理中队的队长,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他说,目前队里共有40人,其中有8人需要上瞭望塔工作,他们两个人一班,三班倒,其余时间大都待在塔下的小院子里。
今年65岁的王战军来自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东草店社区,是瞭望人中年龄最大的,干这项工作三年了。他说:“这活儿只有年纪大的人干得了,倒不是因为太累,而是那份孤独难熬。”
这座瞭望塔海拔303米,因此也被称为“303高地”。瞭望人大多一周只能回家一次,用水都靠一星期来两次的送水车。馒头和菜一般是他们自己带上来的,早上把馒头馏馏,就着面汤吃点咸菜,中午和晚上一般都是面条。王战军说,在这里就要心静,不能着急,干啥事都得心平气和。
“工资不高,条件艰苦,为啥还一直守在这里?”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一名瞭望人笑着说:“在这里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既然咱干了这活儿,总得干好不是?”
3【欣慰】 春花冬雪四季更替,美景不负守护人
塔上,夏天气温最高时40多摄氏度,冬天山顶的风格外大,温度也比塔下低两到三摄氏度,但无论再冷,他们都不会生火取暖。
一进入防火期,瞭望塔上分秒都离不开人,一个人一次至少要待够4个小时才能下来。在这4个小时里,他们就在瞭望塔上一圈圈地来回巡视。
每年的除夕,在塔上瞭望的人既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也不能休息。在这千家万户团圆的时刻,他们更要打起精神,在塔上盯着远处燃放的烟花爆竹以及让他们最担心的孔明灯……
很多时候,他们一天24个小时都待在瞭望塔下的小院子里。当被问及为何能在这里坚守这么长时间时,王战军想了一会儿说:“春天花开了,冬天白雪皑皑,也怪好看的。”
■ 记者手记
从今年初春到如今,我曾经数次登上这座瞭望塔。因为我想找到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那个疑问的答案:这份枯燥的工作为何还能有人一直坚持。
知道这座位于龙门东山的瞭望塔的人并不多,来到这个地方的人更是寥寥,这里总是充斥着呼啸的风声,还有那让人难受的孤独和寂寞。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看见那绚烂的春花从烂漫到衰败。我想我已经明白了——
春天花会开,冬天雪皑皑。这好风光,这美景,从不辜负在背后默默守护它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