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档案 姓名:李晓燕 学校:市实验中学 所教年级:初三 所教科目:英语 从教时间:1998年9月 |
|
李晓燕说,学生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样子,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一百个孩子有一百个样子,老师要用一百种方法去关爱学生。
李晓燕说,16年的从教经验让她从稚嫩、青涩中不断蜕变,不断觉醒,逐渐成长。
1 曾经,带着条件爱学生
李晓燕曾经教过一个姓冯的男生,他人长得很帅气,爸爸服刑、妈妈改嫁,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冯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学校纪律,是很多人眼里的“坏学生”。
当时,初为人母的李晓燕有一个念头:代替他的妈妈去爱他、照顾他。于是,李晓燕经常找他谈心,带他到家里吃饭,单独给他批改作业,告诉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然而,冯同学并没有像李晓燕期望的那样有所转变,而是继续违反学校纪律、和人打架……
李晓燕觉得自己像妈妈一样照顾着他,那么也就应该像妈妈那样批评他。有一次,她又像妈妈一样批评了冯同学,冯同学却以不逊的态度和她争吵,她终于选择了放弃。之后,李晓燕不愿再搭理他,甚至连话都不想跟他说。
冯同学毕业后,李晓燕没和他联系过。偶尔路遇,两人也互不说话。
“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结果?”随后的几年,这个问题经常萦绕在李晓燕的心头。
后来,她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有条件的——你是个听话的孩子,我才爱你……”这句话给了李晓燕很大的启发,她开始理性地反思自己,让自己敞开心扉去爱学生,在规则之内无条件地爱学生、接纳学生。
2 现在,与时俱进与学生“共情”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李晓燕认为,教育首先应建立在对学生的理解上,有了理解,关心才有价值,爱才能被接受。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老师也应该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老师不能一直这样认为:我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好,学生就得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老师的出发点的确是好的,是为学生好,但是这样的教育行为背后折射的是什么样的心理呢?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是对学生心灵的漠视。
老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现在的孩子更敏感、脆弱,自我意识也更强烈。老师需要真正俯下身子,用平等、发现的眼光去看学生,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和学生“共情”,以欣赏的语气去督促学生。这样,才能收到效果。
李晓燕曾经带过一个男生晓明(化名)。开学之初选班委,他演讲得不错,当选学习委员。每个周五,学习委员需要在班会上总结班级一周的学习情况。
可是,连续一个月,每到周五,晓明就请假。李晓燕觉得不对劲儿,后来了解到:晓明以前没有当过班干部,害怕发言,只好编各种理由请假。
回忆晓明每次和老师说话时总是弯腰、紧握双手、低头、悄悄瞟四周的样子,李晓燕明白了:这是一个极度自卑、感情细腻、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
为了慢慢改变这个学生,李晓燕交代所有任课老师谨慎提问晓明,如果晓明的作业出现问题,不要在班里公开处理;同时,安排开朗、活泼的学生和他坐同桌。每周,至少邀请晓明的爸爸、爷爷、奶奶到校一次,利用午休时间和晓明交流。
慢慢地,晓明不再偷瞟他人。家长也反映,晓明每天回家心情很好。
有一天,李晓燕的手指上缠了一个创可贴,晓明主动上来问:“老师,你的手受伤啦?严重吗?”那一刻,李晓燕喜在心头,笑在脸上。她知道,晓明的心扉已经打开,阳光已经照进心灵。
李晓燕的普鲁斯特问卷回答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一颗简单能被感动的心、一份投入能体现价值的工作、一个温暖能放松的家。
2.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缺点?
不负责任,推诿。
3.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真诚、正直、有责任心。
4.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尽力做得更好。
5.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责任、担当。
6.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善良、自律。
7.如果可以,最想回到什么时候?
学生时代。
8.如果可以贪心,你贪恋什么?
一颗勇敢、有激情的心。
(注: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这份问卷因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的答案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