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学平在说课 陈杰民 摄 |
1 校长说课
“三声”课堂
打造教学新境界
市二十三中校长李学平是这样阐述“三声”课堂的——“三声”课堂,即有掌声、笑声、质疑声的课堂。
掌声,是一种内心的赞美,可以是师生之间的鼓励,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欣赏。在掌声中,学生能学会自信和分享。
笑声,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一种幽默的教育智慧。学生脸上有笑容,心里有阳光,获取知识的过程很愉快,接受知识自然轻松。
质疑声,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质疑声能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发掘师生的潜力,培养师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将笑声、掌声、质疑声融入课堂,目的是打造一种教学境界,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独霸课堂的模式,让教师实现由引领到陪伴再到放手的逐步转变。
教师在课堂上适度放手、示弱和沉默,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迸发对学习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
王巍娜引导学生发言 何成智
摄 |
2 课堂观察 老师没说几句话,学生学得很不错
温故互查 学生质疑学生
前一天放学前,老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并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
上课前,老师已批阅完导学案。上课之初,老师简单进行了课堂导入,学生诵读学习目标。随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温故互查。2分钟后,小组展示开始。
各小组都有代表举手示意老师,老师点名让第六小组的3号学生(成绩中下)上台展示。该生展示完以后,立马有其他小组的学生提出疑问,认为3号学生所讲的不是单项式。第六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补充、答疑。
答疑内容对还是不对?老师及时进行点拨:“是‘30000’的科学计数法,‘30000’是一个单项式。”
自主学习 老师也有疑问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要利用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完成练习之后,第七小组的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计算结果并讲解计算过程。
展示结束,学生们除提出书写顺序不太科学外,没有其他疑问。
这时,老师有疑问了:“对于单项式法则,你们的认识是什么?法则可以分几个步骤?”
学生回答后,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进行了总结:第一步,每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第二步,每个单项式中的同底数幂相乘;第三步,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接着又有学生发言:“从课本例题还可以看出,既有乘方又有乘法运算时,应注意先乘方,再乘法。”
重点部分,老师巧妙提问,这部分内容,学生怎能记忆不深刻?
共存问题 集中加以解决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达标自测部分的选择题学生都做对了,可是其他三项为什么不选?错在哪里?于是,又有自告奋勇的学生给大家分析错误选项。
老师在批阅导学案时发现,做第四题时,很多学生没有用科学计数法,第五题则出现了两种答案。接下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第五题的两个答案是否正确。
最后,通过展示、质疑、验证,同学们证明计算出的两个答案都正确。
挑战难题 强中自有强中手
以上课堂展示,基本上以3号、4号学生为主,如果他们能掌握当堂所学内容的话,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能掌握了。
导学案上的最后两道题是挑战智慧的两道难题。让王老师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个小组的4号学生居然做出来了,而且主动要求上台展示。
课后,这名学生说,前一天晚上,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这道题。
无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完成的,至少可以看到,在“三声”课堂上,程度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3 专家点评
张兴强 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
“三声”课堂凸显了教师的智慧:教师对教材把握得很好,对课堂教学流程把控合理,对课堂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处理巧妙。
段华松 洛阳外国语学校校长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市二十三中的“三声”课堂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了起来,教学活了起来,课堂效率高了起来。
梁焕霞 市五十六中校长
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王巍娜老师的导学案条理清晰,在课堂上,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形成了生教生的学习模式。
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思考不断,老师及时点拨,教学效果极佳。
王建林 市四十一中校长
“三声”课堂已成常态,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就能感受到活跃的课堂气氛。老师宏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使知识在最佳时间被学生接受,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王利峰 市六中副校长
“三声”课堂细节完善,可操作性强。老师的课堂设计很下功夫,课堂练习有梯度,能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
老师给学生留出了提问的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足见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
郭帅 市东方二中副校长
导学案凝聚了老师的智慧,老师重新整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生成,形成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