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区体育馆门口有个咖啡厅,把缝纫机摆在店堂里当装饰。
借复古怀旧彰显时尚格调,这倒是个好主意。有了这物件,人们可以跨越时代找到共同话题。
为啥要背铁疙瘩
老城人卫震对缝纫机的记忆,比寻常男女深刻。
他母亲蔡云霞,曾经背着一台缝纫机,从孟津县去新安县“大炼钢铁”。
20世纪50年代,缝纫机是稀罕物,普通人别说摸,连见一次都是奢侈。公家倒是有,但只供公家人用。蔡云霞心灵手巧,针线活儿做得好,有幸进入老城西大街第三服装社(人称“三服社”)工作,成了洛阳第一批用缝纫机的幸运儿。
20世纪50年代末,第三服装社与老城其他的服装社合并,成立了尼龙服装厂(位于今西关九龙鼎西南角,现已不存在)。
后来,蔡云霞因丈夫身在台湾这种政治敏感问题,被赶回孟津娘家。按规定,她该下地挣工分,养活自己和儿子,可公社的干部听说从城里回来了一个好缝纫工,不舍得让她下地干活儿,生产队专门买了一台缝纫机,让她给社员缝补衣裳。
1958年,全国兴起“大炼钢铁”。蔡云霞奉命拆了缝纫机,扛着机头和铁架子,步行去新安县支援阶级弟兄。
蔡云霞扛着一百多斤重的铁疙瘩,咬着牙、淌着泪在路上走,一步一趔趄。赶巧孟津县一名副县长打此路过,招呼蔡云霞把缝纫机放在胶轮车上,趁车一起走。
为公家还是为私人
后来,蔡云霞重回孟津,教公社里的妇女踩缝纫机,带出了许多徒弟。公社又添了好几十台缝纫机,缝纫女工滚雪球一样发展到百十人。后来,原班人马搬到孟津县县城,成立了孟津服装厂。
这时,蔡云霞用的仍是公家的缝纫机。她朝思暮想,希望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但那玩意儿太贵,要一百多元,顶她大半年工资呢。她的钱还要省下来养家,买不起这高级货。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她的儿子卫震替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当时,瀍河东边有一家洛阳缝纫机厂,因为是本地制造,所以卖的缝纫机比较便宜,一台才70元。已经成家的卫震,通过媳妇的姐夫,弄到了一张缝纫机票,狠狠心掏出积蓄买了一台缝纫机。
待到20世纪80年代,缝纫机已是洛阳乡间比较常见的物件。小媳妇大多要添置一台,农闲时做些衣裳,拿到关林市场卖,挣钱贴补家用。
现代人见了缝纫机,再不会那么高兴,小媳妇们吃过饭,都去做美容、打麻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