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文化洛阳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7月17日 星期

拉手风琴的诗人
□记者 杨文静 实习生 陈晓艳 文/图

诗人拉起手风琴


隔着玻璃窗,在空调的作用下,阳光被过滤掉了热度,只留下灿烂的视觉效果,仿佛舞台上的灯光,聚焦在手风琴手的身上。他就这样迎着光,拉起了《花儿与少年》。

他这一双手,原本是拉手风琴的,后来却写起了诗。

01 拉琴的手写起了诗

他是艺辛,本名梅意辛。1980年,《牡丹》文学杂志复刊,他调入杂志社任诗歌编辑。直到从《牡丹》主编的岗位上退休,他与《牡丹》“耳鬓厮磨”了33年。

“其实,最初参加工作时,我没想到去当一名文学编辑。”1976年,艺辛从部队复员,被安排到洛阳市粮食局办公室工作。当“公务员”多好啊,他却感觉跟没工作一样。在部队,艺辛是个优秀的手风琴手,他喜欢音乐,一门心思往音乐的路上走。1977年恢复高考,他背着手风琴去北京考中央音乐学院,1978年,他又报考了湖北艺术学院,两度名落孙山。

沉浸在音乐梦中的艺辛,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感到一种锥心刺骨、无可名状的幻灭感,仿佛自己正在碎裂,慢慢地化为乌有……”

是诗歌,把他从颓废的情绪中解救了出来!

当时,北岛主编的《今天》诗刊,在洛阳大学生间传播。在和同学的交流中,艺辛接触到了油印的《今天》。那些诗歌忽然点醒了他:“艺术都是相通的,诗歌的奥妙不亚于音乐,诗歌可以说是音乐的文字再现。”他心中的苦闷,从此找到了音乐以外的排解渠道。

1979年,坊间风传停刊多年的《牡丹》文学杂志要复刊。艺辛忽然想为《牡丹》写一首诗。“深夜,我对案独坐,稿纸上的一个个方格如同钢琴上的黑键白键,灵感来时,运笔如风。”他的手,仿佛在琴键上跳舞……

1980年1月,《牡丹》复刊号出版,艺辛的诗被刊登出来,他收到了一笔巨额稿费:26元。

“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32元。”艺辛花6元钱买了一书包糖果,发给粮食局机关的同事们,在大家惊讶与赞叹的目光中,他觉得自己变得高大起来。

02 那一场诗界盛事

因为写得一手好诗,艺辛于1980年11月调入《牡丹》文学杂志编辑部任诗歌编辑。

踏入诗歌领域的兴奋、对诗歌工作的热忱和被激发的艺术天分,使他登上了创作的高峰。此后数年,他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诗歌,最多时一年发表了180多首。

艺辛还记得,那时寄到杂志社的信件是不用贴邮票的。杂志社的编辑,除了看稿,就是与作者联系。“每天,邮递员用麻袋提来一包投稿信,几个编辑按体裁分,差不多每人每天50封。不管用不用稿,都要回信。”

当时,艺辛27岁,是编辑部最年轻的。“其他人几乎都比我长一辈,但大家的热情一样高。”在这种热情的催化下,1983年,牡丹诗会伴随着第一届牡丹花会“绽放”了。

全国各地的诗人、诗歌爱好者都聚集到了洛阳,有当时全国诗歌界的大腕儿,比如《诗刊》的主编邹荻帆、严辰,著名诗人公刘、牛汉、流沙河、曾卓等,也有许多刚大学毕业的诗人。

“因为《牡丹》是当时全国很有影响力的青年文学刊物之一,新老诗人都与《牡丹》有联系。”艺辛记得,那时《牡丹》常常收到顾城、北岛、食指等著名青年诗人的来稿,那些诗往往让青年读者热血沸腾。

牡丹诗会同样让人热血沸腾。“玻璃厂的大礼堂坐得满满的,得有1000多人吧。诗人一个一个与大家见面、聊天,最后被围起来签名。”

34年过去了,艺辛依然记得那天流沙河的姿势。“他被围在人堆里,趴在地上签名。我劝他别签了,他说人家让签啊……”艺辛说着笑了起来,“这些人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粉丝叫签名就签,都签趴下了,也不好意思拒绝。”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