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书香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5月16日 星期
读客素描
只要打开书 就会有收获
□记者 杨文静 文/图

沈晓静


沈晓静,70后,晚报副刊微信群“读来读往”的资深群友。从建群至今,两年半来,她几乎天天在群里跟大家聊书,分享阅读心得。她说:“我最想向大家传递的理念是:只要打开书,就会有收获。”

1 书,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阳台被改造成书房,书架整齐、干净,书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床头放着一摞书;卫生间里有一个凳子,专门用来放书……

“生活中若没有书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象不到,我打小有了书这个良师益友,就再也和它分不开了。”沈晓静说她“天生就爱读书”,小时候去亲戚家串门,过一会儿大人就找不到她了,最后总会在某个房间的角落,发现她在翻表哥、表姐的书包。

“我爱看哥哥、姐姐的课本,专看语文书、历史书。”那时候,她虽然学习不太用功,文科成绩却非常好,让老师十分不解。“因为我有书这个课外好老师。”她说。

虽然读书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她发现,读书首先让自己学会了写作:“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读。”

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量越来越大,她慢慢发现,从书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书中的某些段落、句子,会提醒我修正自己的言行,我慢慢地变得温和,学会善待他人。”

书是良师,也是益友。“读到一本特别契合自己心情的书,就觉得十分畅快,仿佛遇到一位知心朋友。”有一次,她在图书馆里看书,因暖气不足,看得鼻塞、头疼,但她就是“舍不得走,舍不得跟那本书分开”。

“书指引我、抚慰我、提醒我、帮助我,给我很多温暖,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2 读书,让我看淡人生、心怀悲悯

十几岁时,她喜欢看《红楼梦》,特别喜欢里面的诗词,那种美,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时候,她也读了白先勇的《玉卿嫂》《台北人》,了解到在命运的潮流中人的渺小,了解到人性不是那么好掌控的,于是,小小年纪便对人产生了悲悯之心,学会了体谅他人。

长大以后,她看了许多林语堂的书,后来,再面对那些在凡人看来很纠结的事情,她就变得淡然、洒脱了。“虽然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虽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我能够坦然地把不顺利当成人生的一部分,与人为善,让自己心安。”读的书越多,她越觉得,“那些书里的大道理都是对的,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人生必能充满快乐”。

3 看到了、想到了,就记下来

常有人在“读来读往”群里晒读书笔记,沈晓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她的笔记都是手写的。

上学时,她最喜欢去图书馆,每次必带上笔和本子,“不管看什么书,都有可记的地方,某一个句子、某一个词、某一小典故、某一个特别感人的细节,记下来后,我会不断地翻看,因为不舍得忘掉”。

那些读书笔记,内容五花八门,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她随手写下的感悟和画的画。“我记了一本又一本,会有同学借走当书看呢。”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