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城市档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3月15日 星期
▲ 林散之壮游洛阳(下)
“当代草圣”入洛城
寻访林东郊等洛阳名家

□记者 余子愚 文/图

晚年时的林散之         (记者翻拍)


林散之的洛阳之行,可谓有备而来。他抵达洛阳当天,就入城寻访林东郊、郭铁林、李振九等洛阳名家。在洛期间,他参观了龙门石窟、关帝陵(关林)、白马寺等景点,为安乐窝、伊阙等写下诗作。从洛阳出发前,林散之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家信,欣喜万分。可以说,林散之是带着喜悦的心情从洛阳出发的。

1 寻访 林散之入洛城,访林东郊等洛阳名家

林散之《漫游小记》记载,1934年4月21日,林散之入城访林东郊、郭锡林(应为郭铁林,记者注)两先生,未遇;复至县前街(今民主街),访李振九先生,亦未遇;遂至东街旧书店内,东翻西阅,碑拓累累,大多是龙门石窟新旧拓片,原打算买一些寄给朋友们,最终却没有买。

林东郊,生于1868年2月23日,光绪戊戌科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913年,林东郊当选临时参议院议员,1918年当选第二届众议院议员。后由于政局动荡,林东郊回到洛阳闭门读书,“暇则吟诗绘画,临池篆刻,以度晚年”。林东郊书法宗于欧阳询、褚遂良,参以王铎而自成一格,绘画多为水墨,间亦设彩。1937年林东郊逝世。

郭铁林是洛阳老城人,生于1874年,祖籍孟津平乐。郭铁林是画坛名士,一生爱画鹰和石,每画必题诗,人称“诗书画印”四绝。1946年(一说1945年日军投降前一天),郭铁林病逝。

李振九,名鼎岑,洛阳东关下园人,生于1889年。1929年,洛阳建图书馆,李振九被推选为洛阳县立图书馆首任馆长。李振九幼年学书,从唐楷入手,博采众长。1961年,李振九因病去世。

1934年4月25日,林散之再次访问李振九,这次两人得以见面,应该是相谈甚欢,因为李振九留林散之吃饭,谈话半日后,林散之告别。

林东郊、郭铁林、李振九都是洛阳近代书画名人,林散之对他们的书画成就比较推崇,到洛阳后寻访他们,借以进行书画交流。

2 游览 参观龙门石窟等多个景点

林散之在《漫游小记》中多次提及洛阳的天气,他到洛阳的第二天,早起天在下雨,他没有出门,在旅馆内整理多日的诗稿和画稿。

1934年4月23日,林散之吃过早饭,从洛阳老城南门走出,经过安乐窝,“南行15里,到达关帝陵(今关林)”,这里“陵囿极广,殿陛亦隆,曲栏走槛,左右周达”。林散之站在关帝陵前鞠躬,再拜,严肃地注视了很久。

从关帝陵出来,再南行10余里,有一小镇,林散之在这里稍作休息,吃了一顿面食。从小镇出来,林散之来到龙门石窟,看到“崇石峨嵯,丹黄剥落,崖壁上多凿石佛造像,大小以千万计”。

随后,林散之从龙门西山乘船渡过伊河,来到香山寺,登顶远望伊河。在香山寺,有年长的僧人为林散之做麦饭充饥。

1934年4月24日,林散之来到白马寺。当时的白马寺荒废已甚,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发愿重修,刚刚动工。

3 喜悦 从洛阳出发前,家信到了

林散之在洛阳停留了多日,一直没有收到家信,非常焦急。1934年4月28日,他决定动身,临行前又去洛阳邮局查看,恰巧家信到了。家书抵万金,林散之欣喜万分。信中,母亲和妻子、孩子都希望林散之放弃西行,早点回家。林散之自然不肯半途而归。当日,他从洛阳乘火车前往陕西潼关。

林散之虽然离开了洛阳,但是他与洛阳的缘分还在继续。他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姓刘的偃师商人,要到陕西走访亲友。两个人在潼关城东门外下车后,一同入住旅店。

4月29日,刘姓偃师人得知林散之擅长画画,就请林散之为其作画。林散之当天夜里为他画了一幅小画并题了一首诗送给他。4月30日,他们一起到西岳庙游玩。5月1日,俩人告别。

此后,林散之先后游览了华山、长安、太白山、成都、峨眉山等地,之后沿岷江、长江顺流而归。

这次壮游,林散之行路1.6万余里,历时8个月,得画800余幅、诗164首、游记5万余字,为他的人生、艺术积累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林散之艺术馆副馆长汪军撰文称,黄宾虹赞扬林散之壮游后的作品“丘壑营成,已一大变,实得力于江山之助”。在《题画》诗中,林散之深有体会地写道:“有法兼无法,今人认古人。若能师造化,笔墨自通神。”

林散之在洛阳写的几首诗

安乐窝

铜驼荆棘又荒城,风风雨雨梦屡惊。

识乱谁识邵夫子,天津桥畔子规声。

伊阙

几回寻鸟径,千转到龙门。

石激水声怒,沙飞日影昏。

危堂墙欹侧,古佛貌严尊。

且喜残碑在,依稀认凿痕。

洛阳夜雨

天地仍烽火,怜余却远行。

荆榛太室道,风雨洛阳城。

落寞嗟行李,艰难愧友生。

生期常不达,千里故乡情。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