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新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12月3日 星期
本学期开学,市二十三中所有班级实施“戒尺上墙”制度
学生头顶有戒尺 教师心中有分寸
□记者 李书平 见习记者 朱妍 文/图
校长李学平(左一)布置工作
八(4)班班主任王欢欢(右二)为学生讲解《劝学》
德育长廊

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本学期开学,市二十三中为所有班级配备了戒尺,实施了“戒尺上墙”制度。这项制度实施效果如何?教师如何使用这把戒尺?家长和学生对此有何反应?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

“戒”是警戒、惩戒,“尺”是规矩、纪律

走进该校教室,黑板旁边墙上悬挂的戒尺引人注目,戒尺背后刻着荀子的《劝学》节选。

该校八(12)班班主任樊瑾说:“戒尺这个名字起得很好,‘戒’代表了警戒、惩戒,‘尺’代表了规矩、纪律。学校为每班配备戒尺,不是用于体罚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规矩意识,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引导他们遵守纪律。现在,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们就用背诵或抄写《劝学》来代替之前的罚站、写检查。学生犯错后会主动承认错误,班级纪律有了明显改善,家长们也很认可、支持这种做法。”

该校八年级年级组组长石喜龙说:“‘戒尺上墙’制度将惩戒权还给教师,教师运用戒尺的警戒、惩戒功能,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到‘眼中有爱,心中有尺’。”

该校政教处主任张之刚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惩戒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自尊心和学习兴趣。校园里的德育长廊里有60个德育小故事,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我们会让他自己挑选一个小故事抄写、背诵,让他在学习圣贤故事中启迪心灵、平稳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做事,收效显著。”

学生

戒尺可以对我们产生精神上的鞭策

“戒尺上墙”制度刚实施时,学生之间有不少议论:“难道老师要用戒尺来打我们手心?”“我们把戒尺藏起来吧。”……但一段时间后,这项制度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八(2)班学生王逸凡说:“作为学生,我觉得把戒尺还给老师更多的是一种对学生精神上的鞭策。戒尺上刻的《劝学》,字字箴言,凝聚着古人对教学的真知灼见,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校园里德育长廊里的德育小故事,也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了解和学习,我们既培养了品德,也对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进行了传承。”

八(1)班学生高艺博说:“我们班也挂着一把戒尺,虽然老师没有用它来打我们手心,但每当我们看到它,心中就会有一把权衡是非的尺子。戒尺上面刻的《劝学》也让我受益颇深。只有心中有一把‘尺子’,才不会走歪路,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家长

戒尺只是惩戒手段,而不是惩戒工具

“戒尺上墙”制度实施后,不少家长都比较认可,表示支持。

八(1)班学生张一洋的家长李华说:“教育的惩戒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而是制止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一种方式。每班都挂着一把刻有《劝学》的戒尺,这并不是让老师打学生,而是让犯了错的学生抄写《劝学》,在抄写的过程中,不仅学了文章,练了字,还磨炼了耐性,更能体会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学校德育长廊里展示的德育小故事,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校园生活,从而健康成长。”

校长

家校合力,营造尊崇教育、尊敬教师的社会氛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该校校长李学平认为,教育弱化惩罚,其实是在弱化教师的育人功能。现在很多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自流,这实际上是没有完全履行教书育人这种职责。

李学平说:“‘戒尺上墙’制度有5个积极意义。第一,强化教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走出‘唯分数论’的氛围;第二,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懂规矩、守纪律;第三,家校合力,营造尊崇教育、尊敬教师的社会氛围;第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第五,有助于家庭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

同时,李学平强调,一定要掌握好惩戒的尺度,体罚等行为不可取,总体的原则还是要出于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帮他们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打好基础。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