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洛阳·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3月26日 星期
从洛阳到四川,一场跨越38年的寻亲之路有了音信,68岁的她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
视频认亲泪花流 相约疫情过后就见面
□记者 王博东 通讯员 靳纪峰/文 记者 张怡熙/图
谭民权的姐姐在视频中
谭民权(右)和姐姐通过手机视频“相见”

春意浓,位于偃师市府店镇高山顶上的麦秸坪村,老杏树枝头绽放的花,被风一吹像飘了雪。

22日,68岁的谭民权坐在老杏树下,接过热心游客递来的手机,她认真辨别着手机视频中出现的老人,双眼不禁泛起泪花,“姐你变样了,变样了,都不认识了!”

视频中的老太太回应着:“幺妹儿!回来吧……”

谭民权听罢,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1 离家38年,麦秸坪上的异乡人

谭民权所在的麦秸坪村位于偃师市府店镇一座海拔800多米高的山顶上,是偃师市海拔最高的村庄。

2014年,因交通不便,人口外迁,全村留守的村民只剩下谭民权和老伴儿,以及邻居老两口,两家共4名老人。

同年,安徽两名大学生以该村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麦秸坪》,获得当年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节提名奖。因为这部纪录片,一度即将消失的麦秸坪村意外走红,成为不少市民郊游踏青的好去处。短短几年,道路修到山脚下,山上4名老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谭民权的儿子乔团营还回山上开起了农家乐。

眼看日子好了,谭民权却时常心事重重,尤其是过年时,她会给儿子乔团营说:“娃儿,啥时候找找你大姨,咱回四川老家看看。”

从四川来洛阳38年了,当年满头青丝的谭民权如今已白发苍苍,只有乡音未改。乔团营也想带母亲回去寻亲,但他离家时还年幼,不记得老家地址,母亲又不识字,提供的地址都是方言名称,这给他的寻亲之路带来不小的麻烦。

2 一口浓浓乡音,道不完的乡愁

近日,春暖花开,来山上踏青的游人多了,谭民权浓重的乡音引来不少人的注意。这其中,就有热心游客靳先生,他问:“老人家,您说话和我一名同事的口音特别像,他来自四川达州渠县,您也是那边的?”

“我是渠县人,当年为讨生活跑出来了。”谭民权说,她老家在四川深山,那个年代,每年冬天没过完就吃空存粮,家人不得不去山上挖山货果腹,“我既要带俩娃儿还得干活,为了讨生活,只得带着6岁的小娃儿出来,后来被一名老乡带到麦秸坪村……”

在麦秸坪村,谭民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兄长和姐姐。虽然在这儿语言不通,但她遇到了勤劳能干的第二个丈夫乔师傅,诞下一双儿女。38年一晃而过,如今她已是儿孙满堂。

…………

靳先生遂联系四川的同事,并从网上找到渠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仅凭老人回忆出的地名和亲人姓名等模糊口音信息,一群热心人开始帮其寻亲。让人惊喜的是,不到两天时间就锁定其家人信息。

因为疫情尚未过去,两地热心人准备了一场视频认亲。

3 一声“幺妹儿回来吧”催人泪下

22日上午,记者和靳先生驱车来到麦秸坪村,发现谭民权特意穿上新呢子大衣,还让儿媳妇帮忙梳头,已经做好与亲人视频连线的准备。

然而,就在视频接通前,谭民权突然犹豫不决:“不见吧,他们健康就好,出来这么多年,我不好回去。”她不停嘟囔着放弃视频连线,眼睛却望着手机。

当日10时许,谭民权终于接过靳先生递来的手机,看到出现在视频上的姐姐谭秀清时,她怔住了……

“姐,你变样了,变样了,都不认识了!”谭民权把手机拿在眼前仔细端详,眼眶泛起泪花。

“幺妹儿,回来吧!”视频那头,满头白发的谭秀清一声声呼唤。

“姐,疫情过后就回去看你!”

…………

姐妹俩用方言畅快地聊起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通过连线,谭民权见到姐姐家的孩子,也得知兄长早已过世……

4 期待见面,相约疫情过后回故乡

当天,谭民权还联系上长子黄庆福。当年被她落在家乡的9岁长子,如今已47岁,正独自在深圳打工。

“娃儿,你结婚没?”接通视频后,谭民权小心翼翼地问道。在得知长子已经结婚生子后,谭民权长舒了一口气,“当年担心吃不饱,担心孩子长大成不了家,离开这些年,一直觉得对不起娃儿”。

眼看黄庆福身体壮实,尤其是听到黄庆福喊的那声“妈”,谭民权激动得老泪纵横:“娃儿,疫情过后,咱们回老家见。”

23日,记者联系上黄庆福时,他委托记者一定要感谢那些帮忙寻亲的热心人和志愿者。“谢谢这些好心人帮我圆了梦。”黄庆福说,这些年,他一直在找母亲和弟弟,“没想到,我有机会再喊一声妈,打我记事起,她就对我很好,好吃的留给我,背着我跑老远去看电影……”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