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董婷婷 通讯员 牛牧青
近年来,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8%~9%,并且随着“三高”人群的增多和药物滥用问题的普遍化,这一比例还会上升。医学界认为,肾脏病已经因为它的多发性和隐蔽性而逐渐成为沉默的“杀手”——
张某是我市一所高校的教师,最近总感觉到疲倦乏力,腰部也隐隐作痛,,他以为是冬春季节交替和“春困”的影响,就没有在意。结果,在近期的一次体检中,他被检查出患了慢性肾衰。而在医院里,有很多人都和他面临同样的问题——患上了肾脏疾病。
记者近日来到了河科大一附院,看到肾脏科病房住得满满的,走廊上全部是加床,就这还是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季节交替,容易引发上呼吸道疾病、肠胃疾病,这可能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但为何肾脏病会如此多发呢?专家解释,肾脏病同样和季节有密切关系,尤其在冬春季节更是高发期。
肾脏是生命之源
据河科大一附院肾脏科主任郭志玲介绍,肾脏在人体中是和心脏、大脑同等重要的,它主要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内分泌功能,分泌激素,二是排泄废物功能。如肾脏出现问题,例如患上肾衰、肾炎、尿毒症等,就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导致贫血、软骨病等,再加之体内毒素无法排出,就会刺激肠胃,损害心血管、呼吸道甚至是骨关节,从而使全身都受到影响。所以,肾脏疾病对人是一种整体性的破坏,保护肾脏和预防肾脏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感染慎用药
据了解,冬春季节肾脏病患者要比平时多出30%左右,这大多是由感染导致的。郭主任说,感染是导致肾脏病的一大诱因,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都有可能引起,使细菌、病毒沉积到肾脏,而冬春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就大大增加了肾脏病的患病几率。这时的起病往往较为隐蔽,可表现为腰疼、乏力、尿量改变、血尿、尿频、尿急或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郭主任说,很多病人由于没把这些症状放在心上,往往拖个半年多,到检查出来时已经是尿毒症了,还有些产生呕吐就以为是肠胃疾病自行吃药,甚至以为是肾虚盲目补肾,结果只能起到反作用。
肾脏病还有比较常见的致病原因,一方面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有这两类疾病的人要注意做尿检排查。另一方面就是乱用药物引起的,尤其是乱用抗生素类药物,如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很容易造成肾损伤。很多人用药成隐,像消炎药、止疼药或风湿类药物,往往是一用好几年不间断,这极易引起药物性肾损伤。
郭主任强调,人们大多认为中药无毒,是不正确的,服用中药同样也会对肾有损害,从而引发肾衰。她举例说,龙胆泻肝丸是一种中成药,属于保健类药品,但是曾经有一家三口人因为长期服用最后全部得了肾病,“这样的例子一年就能碰到20多例”,并且即使停药后还会对肾造成伤害。所以,未经医生指导不要盲目用药。
肾脏疾病“补”不得
人们常说:吃啥补啥,那得了肾脏疾病可以用动物肾来补吗?郭主任说,“吃肾补肾”的说法是错误的,对肾脏病人没有任何好处。她说,动物肾里含有过多的蛋白质和一种叫“嘌呤”的成分,反而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肾脏病人应该降脂治疗,以清淡的饮食为主。而且嘌呤是引发痛风的一大因素,痛风又会损害肾脏,所以肾脏病人还是不吃肾为妙。
而且肾脏病不像其他疾病需要过多的饮食营养,反而要实行低蛋白饮食,即尽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所以,要以既满足人体代谢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肾脏负担为原则。有的患者肾脏病并不严重而不敢摄入蛋白,或病情需限蛋白时而不在乎都是不正确的。
喝水多多益善,但在肾脏病人身上却不是这样。肾脏病的一个表现就是身体浮肿,这时就要控制饮水量,以防加重肾脏负担。一般肾衰的病人最好根据尿量的多少来决定饮水量,一般500毫升即可。待病情进入稳定期后,保持正常饮水即可。如果是尿路感染的患者,则可以多饮一些水,这样可以使尿疼缓解,有利于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