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堂
我是一个年届不惑之人,在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有四条河与我的生活密切相关,给我留下了遐思的空间,使我对节约用水有了切身的体会。
围村河是我有记忆后见到的第一条河,它环绕我住的村庄,河面约十米,深有三四米,长约三公里,东、西、南、北各有一座石拱桥与村外大路相连。在我年幼时,河水清澈,鱼儿漫游,附近的人们就从挨着河边的井中汲水。夏天,河堤边杨柳成荫,微风习习,给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午休纳凉去处。冬天,河水结成很厚的冰,给无所事事的我们又提供了一个欢乐的场所。好像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我们公社(现在叫乡)在村西建了一个造纸厂,造纸厂的污水就直接排入河中,从此以后,河水慢慢地变黑,而且由于雨水的减少,又没有大河水的补充,河道里流的多是造纸厂的污水,到了夏季,肆虐的蚊蝇和恶臭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第二条我连名字都不知道,那是我刚当兵时新兵连驻地旁边的一条河,水流湍急,河面非常开阔,水深七八十厘米,河床上布满了鹅卵石,河水很清澈。在新兵连三个月的时间里,洗衣、涮碗基本上都在河中进行。新兵生活结束后,我就离开了那里。去年,我和一个战友一起到新兵连驻地,院内是选矿设备的隆隆声、高低不平的地面、污浊的废水。紧挨营房的河已经干涸,依稀能辨别出原来营房的位置和几棵杨树。我和战友相视苦笑,唏嘘不已。
第三条河叫霸河,河面有三四十米宽。1988年年底,我所在的部队进驻到该河旁边的一个村落。夏季,我们男兵傍晚时常到河中洗澡,水很清澈,而且水流很急,水深齐腰,河滩上布满了鹅卵石。后来我又调到一个新单位,由于新单位距此不远,还能时常见到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河水渐渐地变成了细流,只是到了雨季,才能看到它原有的容貌,只是水变得有些浑浊。
第四条河没有名字,它只是一个小型水库的泄洪沟,蜿蜒十几公里,注入洛河。1993年,我调到一个单独驻防的连队,这条河就在营房的前面,水深的地方有两米左右,水浅的地方有四五十厘米深。夏季的黄昏,我们找个不常有人出没的地方洗澡,并在周日用电话线连接到营房的照明线路上,到河中电鱼。1996年我调离时,河中的水已脏得不能洗澡了。
这几年,我时常在想,经济发展能否与环境保护并肩?什么时候河水能再唱起欢乐的歌,人们能再到河中嬉戏,少年能再到河中摸鱼?
(洛阳供电公司西城分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