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茹韶华
近日,记者在洛阳本地一个网站的论坛上看到,有位自称为王先生的网友发布消息,打算出售其个人持有的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消息内容为:“出售一些高端糖尿病患者的详细资料。本人手上现在有一部分洛阳市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详细资料,资料包括姓名、年龄、病史、详细住址及电话号码等。”
在消息中,发布者保证,这些客户资料全部是在某媒体上做了3期广告后收集到的,都是一些高端客户,有自我保健意识,有一定经济条件。最后,发布者开出了条件:单买的话15元一份,全部收购的话优惠价为2800元,并附送近百个只有电话号码的客户资料。为了联系方便,发布者还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
买卖个人资料竟如此容易
26日11时许,记者以咨询为名与王先生取得联系。在电话里,王先生称自己做保健品销售工作,2006年下半年,出于业务发展考虑,他所在的公司在媒体上刊发了糖尿病保健品的广告,通过发放免费赠品、开展讲座等方式收集到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对于何谓“高端糖尿病患者”,王先生说,能订阅报纸并打电话咨询的患者,一般来讲是有一定保健意识和经济基础的。
那么,既然自己销售保健品,为何要出售好不容易收集来的资料呢?王先生解释说:“我打算回郑州发展,这些都是洛阳的客户资料,我留着也没有用。”记者表示希望能面谈,如果资料真实无误,可以考虑购买。王先生说他已在郑州,可通过其女友与记者联系。索取到记者的电话号码后,王先生说,一次购买量不能少于10份,并一再向记者保证资料绝对真实可靠。
26日下午,一名女子与记者联系,约定27日13时见面、交易。通话中,记者询问有哪些人购买过资料?该女子称购买者大部分是各保健品的销售业务员。
27日13时许,在记者赶往约定地点的途中,又接到该名女子电话,告知见面地点改在中州路某大厦附近。在那里,记者见到了一位自称姓王的年轻女子,她拿出一叠A4大小的复印纸,约有20张,每张纸上都整齐地罗列着患者名字、性别、年龄、病史、电话号码和详细的家庭住址,后面还缀有患者正在使用的降糖药品的名称。记者数了一下,每张纸记录了10余名患者的资料,每个名字前面一个编号,共计212个。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办讲座、发放免费药品时患者自行登记的,大部分资料比较全面,她还做了回访,资料绝对可信。记者问是否有人购买过这些资料?王女士称,一套只记录着电话号码的资料已经被人买走了,里面有200多名糖尿病患者的电话。“光买那些有什么用呢?”王女士向记者解释说,购买者是做心脑血管类保健品的,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心脑血管类疾病,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联系到更多客户。
随后,记者以销售新手的名义向王女士“讨教”。“如果我拿这份资料去患者家里,患者问起资料来源该怎么办?出问题了我还要负什么责任?”王女士说,不会出什么问题,她还向记者传授起了“生意经”。王女士介绍,当时自己所在的公司推销产品时以中华慈善总会糖尿病康复学会的名义进行,办讲座、搞咨询时也一样,如果患者问起来,就说是该学会的分会,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看到记者犹豫不决,王女士表示价钱还可以商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记者以100元的价格买到11名患者的资料。
随后,记者通过电话和中华慈善总会取得联系,其工作人员十分肯定地说:“这个机构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患者:遭遇不同,态度各异
当得知自己的个人资料被贩卖时,患者有什么看法?随后,记者在患者中随机抽取了5名进行采访。
一位患者的家属接了电话,记者将情况说明后,他显得很豁达:“那个资料给别人吧,没事。”
铁路分局的胡先生听后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对金钱买卖的环节,他表示“不能姑息”。胡先生说,去年舅舅因为糖尿病住院,出院后家人就比较留意保健品。当时,在媒体上看到有种产品举办免费讲座,他就去参加并登记了自己的电话和住址。他说:“这是出于对公司的信任,毕竟都是个人隐私,怎么能当作交易的筹码呢?隐私不能用金钱估价,产生不良后果谁负责呢?”
家住涧西区的岳先生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实在很无奈,一般参加这种活动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是很正常的,虽然自己的资料并不需要特别保密,可还是不希望被别人卖来卖去。
今年71岁的贾先生正为前一段时间的被骗而懊悔,这次的“一不小心”让他损失了近两千元。2006年10月,贾先生逛街时碰到一次健康普查活动,上前询问后得知是免费体检,只要登记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就可以。贾先生觉得很划算,于是就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2007年3月13日,贾先生接到电话,对方通知他到老城区一家酒店参加体检,还能免费参加来自北京心血管康复协会专家组的讲座。贾先生说,当时去参加讲座的有400多人,讲座结束后,该“专家”向贾先生等患者推荐了一种“药品”。
最终,贾先生花费1960元购买了7盒名为“脂泰”的“药品”,等拿回家仔细一瞧,他傻眼了:“什么药品,都是保健药,里面的成分是山楂、决明子等,成本很低,绝对不值那么多钱,就算吃一个月降脂药也才花六七十元。”这时,贾先生想起自己取药的地方是在该酒店地下室的一辆面包车内,他按照提供的电话查询,根本没人接听,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最后,贾先生希望通过记者告诉其他老年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避免碰到此类倒霉事儿。
法律该给隐私撑起防护伞
针对此类事件,洛阳松盛律师事务所的石克俭律师作出解释。王先生和王女士出卖患者资料的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人权益,在侵犯个人隐私方面,民法中《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石律师表示,受害人可根据受伤害程度提起诉讼。
有相关人士称,我国涉及到隐私领域的法律虽然有一部分,但就现状来说,立法是散在的,保护的力度不够,执法的机制也不健全。个人信息一旦受到侵犯,受害者很难找到一个执法机关来保护自身权益。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权,成本很高,而且很难界定侵犯过程,传统上根据名誉权来保护隐私,保护的范围很窄,我们传统的法律已经没有办法提供解决方案,很难给个人提供有效的救济渠道。
目前,我国关于隐私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普通群众对保护自己隐私和他人隐私的意识还不强,这些都对个人的隐私造成威胁。比如父母亲去了解孩子的情况,上级去了解下级的情况,组织去了解个人的情况,过去这些不当作隐私来看待,但现在对这些需要反思。
据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形成了草案,立法程序正在推进当中。如果有了法律的保护,我们的隐私安全系数无疑会大大提高。到时,将有国法为咱们的隐私“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