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张中芬,首届牡丹花会时的一名普通民警,亲历了当时的安全保卫工作。
25年前的1983年4月,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洛阳牡丹花会。这届盛况空前的花会历时11天,共接待中外游客125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的洛阳处在改革开放之初,和全国大多数内陆城市一样,物质条件和经济水平均不发达。面对大量涌入洛阳的观光游客,洛阳的各项公共资源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而安全保卫工作则被提到了一个外松内紧、高度戒备的状态,全市共出动民警、部队、联防队员近两千人,为营造一个祥和的牡丹花会创造了条件。两名当年参与执勤任务的女民警,向我们讲述了首届牡丹花会的安全保卫情况。
人比花多 借套警服下基层
1983年,28岁的张中芬在市公安局政治处工作,她参加了那届牡丹花会的安全保卫工作。
当时在机关办公的民警是不发警服的,为了便于在一线开展工作,她临时借来了一套深蓝色的警服。
在张中芬执勤的百货楼附近的中州路旁,让她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路上那些摩肩接踵前去赏花的人群,还有洋溢在人们脸上的那份渴望与兴奋。
花会期间气温较高,穿着深蓝色警服在太阳下面来回走动,没多久便汗流满面。市区的主要街道虽是柏油马路,可是王城公园内的硬化面积仍非常有限。一群群游人穿梭于一丛丛牡丹花中,荡起的尘土让张中芬着实体验了一次“人工沙尘暴”的滋味。她说,一天当中警服的颜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浅,由开始的深蓝色逐渐变成浅黄色,到最后类似兵马俑的灰黄色,脸上的汗水在布满灰尘的面颊上冲出一道道“沟渠”。
客串解说员 就着泉水啃馒头
在牡丹花会的诸多景点中,龙门石窟称得上是分量最重的一处景区。我们找到了当年在龙门派出所工作的武爱琴。她回忆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她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早上7点多上岗,在警服的上衣大口袋里装上两个馒头——那是她的午饭,执勤的时候饿了,就取出馒头啃一口,渴了喝点从龙门山里涌出的泉水。
花会期间很多外地游客来游览龙门石窟,当时因为专业导游和解说员数量有限,许多外地游客就拉着武爱琴充当解说员。武爱琴也不含糊,讲起龙门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站好执勤岗 确保花会平安
在首届牡丹花会期间,成百上千个像张中芬和武爱琴这样的民警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维护着社会秩序。资料显示,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全市共组织了巡逻队417个,有2211人参与了巡逻防控工作。由于反应迅速,洛阳警方在4月17日这天成功阻止了一起外地游客聚众滋事的事件。10天中,在王城公园门前先后停放了21万辆自行车无一辆丢失。
(记者 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