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余晓洁 卫敏丽) “很不好意思,我是第一次来扫墓。”正在北京19中学读初二的女孩李默微微红着脸说。
3日10时许,到八宝山人民公墓扫墓的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说,人数比平时多了许多。记者发现,人群中青年人不到两成。
“有时是偷懒,有时是功课忙。”15岁的李默小声为自己“辩护”。
又是一年清明至,这个传统节日离当代青年有多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扫墓的人以中老年居多,但仍有不少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在对先人的缅怀中度过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
24岁的李元媛供职于一家外贸公司,她每年都和爸妈一起来给外婆扫墓。“我每年都买康乃馨,当花瓣纷纷飘落时,外婆就知道我来看她了。”说到这儿,李元媛爽朗的声音哽咽了,“外婆对我那么好,没等我长大报答她就走了。扫墓对我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
北京大学无线通讯系研究生李强正在申请出国,今年他特意抽时间给爷爷扫墓。
他认为,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扫墓就是把“孝”传递下去。这种祭祀的传统应该继承,因为它强化了家的观念,是血脉相承的见证。李强计划出国后注册网上祭扫,因为“漂泊在外的人需要有个家在心里”。
外交学院传统文化专家赵铁生教授介绍,祭祀的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祀是古人内心的力量之源,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礼仪,代表着一种制度和秩序。清明节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凝结着中华民族敬天尊祖、看重血脉、讲究孝道的民族精神。青年人不但要把好的传统继承下去,而且要主动去体会和理解这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
“年轻人无论走到哪儿,都应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在清明这一天,都应把心放在一个叫故乡的地方。”赵铁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