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夜景,美轮美奂。 |
|
■记者 陈小伟 实习生 李瑞 通讯员 叶振/文 通讯员 张晓理/图
“华灯映水,画舫凌波”是朱自清先生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对南京秦淮河夜景的描绘,读来令人向往;作为洛阳人,作为来洛阳旅游的游客,用不了几天,您就可以泛舟伊河,在华丽、梦幻般的灯光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赏宾阳三洞、卢舍那大佛,信步莲花台,相信那是一个绝佳的视觉享受。
昨天晚上,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夜游龙门”项目进行“彩排”,记者有幸作为第一批游客,第一时间夜游龙门。
2906盏灯照亮“龙门山色”
昨天傍晚6时许,记者一到达81路公交车终点站,便看到路边布置好的宫灯。灯柱是铁制的,固定在通往龙门石窟的步行道右边,灯柱有2米多高,宫灯挂在灯柱的顶部。
沿着宫灯布置的线路,记者从公交车站出发,依次走过停车场、商业街、草坪、青石广场,一直到龙门石窟大门口,灯成为人们“夜游龙门”的向导。
傍晚6时50分,龙门石窟的灯光陆续打开。
站在龙门东山的礼佛台上,从北向南依次看到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万佛洞、老龙洞、莲花洞、奉先寺、药方洞、古阳洞等14个主要洞窟全部打开的灯光。虽然天还没彻底黑下来,但亮起来的灯光让14个洞窟平添了几分神秘。
晚7时,龙门大桥、礼佛台、漫水桥、龙门东山的万佛沟等灯光打开,龙门石窟的夜空通透明亮起来。
龙门石窟管理局建设科科长谢新方介绍说,龙门夜景的灯光很有讲究。
龙门大桥的灯光讲究亮,目的是要形成景区北部一个耀眼的看点;南部的漫水桥两边栏杆饰以七彩灯管,红绿蓝黄等颜色变幻闪烁,给人美妙的视觉感受,吸引游客沿西山一步步欣赏各个重要石窟的亮化效果;随着夜色的变暗,西山的14个主要石窟内的橙黄色灯光渐渐变亮,美丽的卢舍那大佛稳坐莲花台,增加许多祥瑞之气;东山的灯光主要在礼佛台和礼佛台附近的两个山沟布光,目的是为了突出东山峻峭的山体轮廓,同时和西山的灯光形成对比,增加视觉效果。
礼佛台下边的莲花台外的河水中,有9朵莲花灯。中间一大的直径7米,有32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高2米多,宽过1米,单中间的莲蓬直径就2.8米。外边8朵直径2.5米的红色、粉红色、黄色小莲花分布在大朵莲花的周围,甚是壮观。
记者了解到,这9朵莲花内外饰以136盏灯,要达到内透外达的光影效果。除了这次新增的2906盏灯外,龙门夜色还包括4年前已经亮化过的香山寺等,通过对香山寺建筑轮廓的彩光修饰,让人产生空中楼阁的感觉。
别样情趣:华灯之夜泛舟伊水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清风,华灯,画舫。晚7时10分,从龙门大桥下依次开过来3艘游船。这种叫做仿古画舫的游船,其顶部雕梁画栋,装上彩灯,船走灯移,游船成为龙门夜色下一道流动的风景。几分钟后,船停莲花台。
征得工作人员和船工的同意,记者有幸成为第一位乘船夜游龙门并在伊河中放置莲花灯的游人。
这种船分左右两排,可坐20个人。船内的灯光不太亮,对观看外边的夜景非常合适。灯光映在水中,清风吹得河面泛起涟漪,满眼波光粼粼。船行水上,透过舷窗,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仿佛触手可及,不身临其境,很难理解其美妙。
作为为游客开发提供的一种叫作“放莲花灯”的旅游项目,记者也有幸率先体验。
直径50厘米的莲花灯盘,里面放上5朵小莲花的造型,小莲花中间是红色的蜡烛。灯罩上写有“万事如意”、“阿弥陀佛”等字样,主要是让游客表达一种祈福的良好愿望。此外,还有直径30厘米、20厘米的莲花灯。
当我们把20多盏莲花灯放到伊河水面上时,灯随水动,一串美丽的莲花灯成为伊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精彩节目勾你无限游兴
龙门石窟名满天下。如何让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带给游人更多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上的享受,“夜游龙门”旅游品牌应运而生。
为了尽早向市民和游客推出夜游龙门旅游品牌,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3年前就开始了项目论证工作,项目于3月8日开始施工,近期正式与游客见面。
记者了解到,夜游龙门有许多精彩的内容。在珍珠泉,有琵琶、古筝等器乐表演;在奉先寺,游客可以穿上武皇的服装照相留念;在白园也有穿民俗服装的表演节目;等等。
龙门石窟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龙门石窟的佛像属于高浮雕,依山开凿,蔚为壮观。有些石窟寺,像宾阳三洞、奉先寺、莲花洞等的造像高大、精美,白天参观已让游客感到非常震撼。如何让这些浮雕在美妙的灯光下,焕发出别样的风采,看起来更壮观,观赏效果更好,正是斥资数百万元打造的“夜游龙门”项目要达到的效果,说白了,就是通过光影的效果,达到对世界文化遗产二次创作的目的。
对于读者最关心的“夜游龙门”项目会不会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本次施工敷设的照明灯饰,铺设的35000米电缆、安装的5400米灯带、敷设的21600米管线都采用活动施工方案,保证不在石窟内凿一个眼儿、钉一个钉子,目的很明显,在严格保护好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龙门石窟厚重的文化内涵,打造洛阳旅游精品中的精品。